逍 遥 游
庄子
有个故事,说明个体怎样与“道”为一。 楚国有个猎户,上山打猎回来,发觉自己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 本事传到鲁国,孔子说:“假如去掉‘楚’字,说‘人丢了,人捡’ ,就更有意义了。” 庄子知道了此事,他说:“假如再去掉一个‘人’字,说成‘丢了,捡了’ ,其意义就更大了。
老子与庄子
道家的两位大师
猎户失弓一事,表达了三个层次思想境界。猎人面对损失,想到只要是国人能从自己损失中赢利就不是损失,这是胸怀全国思想境界;孔子认为只要有些人能从自己损失中取得利益,都不是损失,这是胸怀世界思想境界;庄子认为自己损失能使任何事物赢利都不算损失,这种境界已经超出人范围了。假如按冯友兰先生哲学观点,猎人思想境界是道德境界;孔子是道德境界中最高境界;庄子则是天地境界。 启示:一事当前,应抬高视野,把目光投得更远些;拉宽心境,把心胸放得更宽些。这么,我们内心也就愈加宽松自由了。
老子与庄子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