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大或引发学术欺骗
2012年04月16日 来源:2012年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92期 作者:杨敏 浏览:
107 次
我要评论 字号:
大中小
4月4日,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称,学术不诚信行为可能与收入不平等、缺乏信任感等因素有关。
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后大学博士生卢卡斯·内维尔(Lukas Neville)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导致人们彼此之间信任感减弱,从而引发学术欺骗行为。
经研究发现,缺乏信任感也容易使一部分青年学生认为,只有自己采取学术欺骗行为,才不会落后于学术不诚信的学生。相反,当他们相信别人的学术诚信时,自己也不会采取学术欺骗行为。
内维尔在谷歌上搜索了“免费论文”、“购买论文”等关键词,整理出的研究数据显示,收入差距过大国家的人对他人的信任感较弱,且容易出现学术欺骗行为。未来,内维尔将针对已有数据展开进一步实验,观察在调整薪酬结构、缓解收入差距之后,高校学生彼此之间信任感和学术欺骗行为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明确信任感、收入不平等、学术欺骗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大学里,为杜绝学术欺骗行为,老师和学生之间一直进行着严格的“较量”——学生总能不断找到现成的论文,而老师则总能找到检验论文抄袭的新方法。内维尔表示,虽然不能对收入差距的现实改变太多,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确实有能力和义务帮助学生加强彼此间的信任,杜绝不诚信的学术行为。(杨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