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48 5
2007-02-13
谢国忠谈美国强盛的关键
分类: 美国成功之道 | 标签: 谢国忠, 美国

如果要对美国未来的方向做一个合理的预测,我们必须先大致了解其运作方式及其应对挑战的机制。在预测美国未来几年可能的方向之前,我想先给出一些事实。

多年以前,我曾去美国求学。在去之前,我想象中的美国经济非常发达,大部分人都从事高科技工作。然而,美国民众的平凡令我大吃一惊。大部分人都在从事非常普通的工作,如食品杂货店主、司机、老师,他们并不见得比上海人更有效率。事实上,我发现亚洲店员的工作效率是高于美国同行的。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生活水准远远高于亚洲呢?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人们在美国享有充分的自由。我至今还记得和我另一名来自陕西的中国学生聊天。他说:“这地方真奇怪,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我回答说:“你是自由的,尽情享受人生吧。”当时我只是随口一说,并不确知自由的真正含义。后来时间长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个人自由对美国的繁荣有多么重要。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政府行为对他们的民众实质上都是不利的。而在美国,政府的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从而使美国政府的负面影响得到了减弱。美国政府官员就好像公司雇员,而不享有特权。美国政府的权力非常分散,联邦政府秉持三权分立的原则,地方政府亦三权分立并独立于联邦政府。

除了制度化的政府结构和多元化的权力分配以外,权力还下放到了一些持有执照的专业人才手中。比如,会计师在金融业中就有极大的权力,他们的权力又受到同行竞争的限制,多重政府机构的约束足以保证他们的廉洁。律师、法官、医生、教师、演员等,都通过他们的专业许可技能对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权是人人可以享受充分自由的原因。相比其他国家,美国的权力结构更像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总统是国家的最高官员,对外交政策有很大的权力,但在国内的权力相当有限。这就是美国总统对外交政策如此感兴趣的原因。

多数观察家认为,美国这种制衡的政治系统是美国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再好的制度也可以被颠覆。以菲律宾为例,它是美国的殖民地,所以其政治系统和美国类似。但是,它却被少数几个家族垄断了政治数十年,其经济体制非常落后,以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依靠在国外工作的人赚取的外汇。即使是在推翻马科斯以后,菲律宾的民主选举也只是让权力在同一组织的不同人之间交替。从菲律宾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制度未必能够被付诸实践。

除了制度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群众行动主义”(popular activism)在美国大行其道。美国有数不胜数的非政府组织,如学校里的家长教师协会(PTA)、扶轮社(Rotary Club)这样的白领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宗教组织。美国人恐怕是全世界最喜欢参加非政府组织的了,宗教尤其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超过60%的美国人都属于某个宗教组织。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只有在伊斯兰教国家,宗教的影响力才如此之大。

1831年,一位年轻的法国贵族托克维尔(Alex de Tocqueville)走遍了整个美国。他有感于这种群众行动主义的盛行,即撰写了《美国的民主》一书来记录这一不寻常的景象。因为在当时由皇室贵族所主宰的欧洲国家,普通民众仰视这些贵族,甘心受其领导,所以托克维尔会吃惊于普通美国人对国家的重大影响。

群众行动主义的盛行是美国得以繁荣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它,从坏制度中都可以诞生出好制度;没有它,好制度也可能沦为坏制度。只有足够的人关心并且肯花时间去维持,一个好制度才能持续存在并。而把领导权交给贵族的政府,一定不是一个好政府。

很难看出全民运动的起源,它或许是来自美国独特的发展方式。在美国的扩张过程中,边境城市必须奋力打拼才能求得生存,于是组织良好的城市生存了下来,反之则消失。民众对市政管理的普遍参与很可能是美国城镇得以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不过,制衡的政治系统和盛行的群众行动主义,仍不足以使美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水平。第三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有着很丰富的天然资源。美国从无限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起家。在中西部,肥沃的黑土地不需要灌溉就能长出好庄稼。土地是如此丰富,以至于房价还不到家庭年收入的四倍,只相当于亚洲房价的一半。

除了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民众一直有足够的食物、住房和土地。美国人之间在经济上比的是谁生活得更好,而不用担心不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这样,物质的富有阻止了极端组织的形成。我们看到,极端组织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有着一定的势力,但美国却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美国人十分狭隘。尽管美国是个超级大国,并且经常在军事上插手别国事务,但大多数美国人对世界都相当无知。我曾经亲身体验过这种无知。

有一年夏天,我驾车经过纽约州北部,当时已经接近午夜,我筋疲力尽地寻找着旅店。我发现左边的小镇上有家旅店,于是我做了一个U型的转弯,朝那里开去。突然,警笛响起,警灯闪烁,有人通过扩音器命令我停下来。我知道在那里U型转弯是违规的,但当时已是午夜,且周围一辆车都没有。我注意到有十辆警车在我身后闪着警灯,警察对这么小的交通违规行为表现出如此大的兴趣,实在很不正常。

我走下车,一个州警察命令我走直线来看我有没有喝醉,其他警察则到我的车里检查。一大串问题过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我的错——我是一个外国学生,但身上没有带护照。

“我们抓到你啦。”一个警察叫道,“你违法了,我们要逮捕你。”

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里常常会看到那种有小隔间,并且用木头栅栏把囚犯和警察隔开的小镇监狱。我的监狱隔间就是这样。那个逮捕我的警察就坐在隔间的外面。他是个瘦高的家伙,并且说起话来和好莱坞电影里那些小镇上的警察一模一样。我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州警察在办我的案子,同时怀疑有什么不祥的事情。于是我尝试着和那个警察攀谈起来。他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中国。

“中国?在哪里?是在越南吗?你知道吗,我曾经在越南打过两年仗。”他吹嘘道。

这家伙在越南打了两年仗,并且认为中国是越南的一部分。我真怕这家伙对越南怀有刻骨仇恨,并把账算在我头上。

“你要知道,越南在地图上看起来像一条带子,它的北部有一片很庞大的地区,那就是中国。中国并不是越南的一部分。”我抗议道。


“这很有趣。但你看起来很像越南人。”他回答道。

那时候,我和越南人毫无相像之处。在好莱坞电影里,小镇警察有时会诬陷好人,把他们关起来以索取好处。我想我可能就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因此我竭尽所能向他解释中国人和越南人的区别。

“听起来有点道理。”他听我解释了一阵之后说道,“你看起来不像毒贩!”

听到毒贩二字,我的心沉了下去。我意识到情况比看起来像越南人更加严峻。

“告诉你吧,联邦调查局通知我们,一个亚洲人不久会携带大量可卡因从加拿大来到这里。我们都很兴奋,寻找这个亚洲人已经三天了。然后我们就发现了你,我们跟踪你很长时间了。”

尽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大部分美国人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会在外交政策上犯下严重的错误。

大多数欧洲人和亚洲人认为,入侵伊拉克将是一场灾难。在美国,一小撮鼓吹伊拉克战争的人摆出的理由不堪一击。而美国人之所以接受这些论调,就是因为他们对更为广袤的世界一无所知。外交即是一个很容易被少数精英所误导的领域,其所导向的方向并不一定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

一个与此相关的现象是美国社会的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大多数人都把美国和高科技联系到一起。人们认为美国社会能给科学家和工程师很高的回报。但这种假想与事实相差甚远。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美国的报酬十分微薄,而过得好的是那些懂得如何推销自己的人。大多数公司领导都是MBA或者职业律师出身,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位置,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玩商场游戏。公司领导人都会给自己很高的报酬,但很少有人真正对公司做出重大贡献,当然,苹果公司的斯蒂夫?乔布斯是个例外,他拿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应得的。

在美国大公司工作的中国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他们所在的公司领导平庸、缺乏效率,但仍然在全球拥有良好的业绩。对此,规模经济也许是最好的解释。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美国国内,业务可以大规模地扩张,当它融入全球经济时,就比其他国家的公司更有效率。例如在服务业方面,美国公司通常都大得惊人,而规模就是王道,要想打垮一家大公司是很不容易的。

反智主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成本。汽车工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过去30年中,美国的汽车公司依赖营销手段而非良好的技术和质量来提高销售额。底特律汽车公司的总裁只对短期利润而非长期竞争力感兴趣。而日本公司恰恰相反,他们积极地投资于研发。美国的汽车工业正在萎缩,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尚不明朗。但是,这些公司收入丰厚的老总们是不会从自己的口袋里退回一分钱的。这个例子表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成本,企业精英们缺乏投资于长期收益的兴趣也是原因之一。

但是,尽管美国社会反智主义盛行,它依然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社会。我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候,看到学生们头上戴着照相机,他们是媒体实验室的先驱并开创了互联网。我当时以为他们疯了,但他们改变了世界,甚至向我这样的人出售新股。我们赔了钱,而他们却变得富有。看看现在谁是傻子吧!

反智主义和创造性之间看似存在的矛盾其实并不难解释。美国社会是分散化和个人主义的。那些寻求创新的人在美国能够获得比在其他地方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我给本科生授课,发现他们的平均数学水平与这样一所技术型的大学并不相称。但是,当我攻读数学博士课程的时候,尽管班里大部分是外国学生,但名列前茅的依然是美国人。

美国人创造性的关键是个人自由,而不是迫使学生好好学习的社会压力。因此,美国在能力分布上存在着“肥尾”(fat-tail)现象。虽然大多数人并不拥有很好的技能,但是很多人——尽管只在总人口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却非常优秀并且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他们使得美国在技术和科学上不断进步。

尽管美国社会崇尚个人主义,但美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融入社会、与他人一致的愿望。这种愿望可能来源于美国的殖民根基。大部分欧洲移民者来自于社会的底层,并希望成为一个全新的、受人尊敬的人。他们将这一点体现在了宪法的口号上。同样,美国公司的雇员对他们上司的话言听计从,并时常重复公司庸俗的口号。不过,我提到过规模是美国公司最重要的优势,而雇员的忠诚度则是第二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尽管领导平庸,美国公司依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融入社会的愿望对做大生意来说,是个很好的文化特征,但它也可能导致政治上危险的摆动。少数精英可能将美国民众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9.11”之后,美国民众十分担心自己的安全。有人就利用美国人对世界的无知,在他们的安全与伊拉克之间捏造出了一种错误的联系。

美国社会的安全阀是它的自我纠正能力。当社会无论是由于少数精英的误导还是惯性而走向错误的方向时,就会出现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自由主义会将社会推向相反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社会在经过内战并摆脱了奴隶制之后,始终能够和平地解决国内问题。

我讲了这么多的故事,就是想说明美国社会是如何运作,并对压力做出反应的。这可能有助于你预测美国社会对于未来两大挑战的反应:第一,如何从伊拉克抽身;第二,如何应付急剧上升的医疗费用。(《财经》杂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13 17:27:00

呵呵,我也有一篇好文章,类似

贴一下

美国人的“爱管闲事”与中国人的不爱“操闲心”

美国人“太爱管闲事”

原来,他有唱京剧的习惯,在国内洗澡时经常练嗓。来美国后因住所隔音很差,最初因害怕惊扰邻居,只好“封喉”。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他就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然后引吭高歌“穿林海,跨雪原……”邻居听到高歌声,以为发生了不测之事,急忙拨打“911报警。此君澡还没洗完,警察已破门而入。警察用枪指着他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忙解释,“我在唱京剧”。警察说,“这声音怎么听起来像被人捆绑后的呼救声”。此后,此君再也不敢练嗓。

此君说,“制造噪音”而被人管闲事,他对此“毫无脾气”,可是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却让他心中窝火。

一天他去商场购物,因为排队的顾客离收银台有一段距离,他没看见,就径直走到收银台去付钱。收银员见他没排队,用手指着队列说,“请去排队”。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红着脸走到了队尾。此君谈起此事时愤愤地说:“我没看见有人在排队,这不能叫插队,其他顾客也没表示异议,可那个收银员却多管闲事,让我十分难堪。她只管收钱就得了,我排不排队与她何干?”

此君说,如果让他对美国人作个简短评价,那就是“太爱管闲事”。

记者本人也曾耳闻旅居美国的部分华人类似这样的评论,并且也曾体验美国人“爱管闲事”。

一次,一个朋友和记者驾车外出,不小心刮蹭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尽管当时四周没人,但是朋友赶紧下车,将自己的车牌号和联系方式写在纸条上贴在那辆车的车窗上,以便对方事后处理理赔事宜。朋友说,“我可不敢一走了之,虽然旁边看似无人,可是很难说,没准就被哪个角落里‘爱管闲事’的人看见了,记下我的车牌号,或用手机拍摄下来,然后一报警,一个普通的交通事故很可能就成了法律纠纷,而且我的信誉就完了,那时就不是保险公司赔偿那么简单了”。

“好事之徒”无所不在

在美国,“爱管闲事”是一种风气,甚至是一种文化。你的孩子半夜大声哭闹,邻居可能会以为你虐待儿童而报警;你家门前的草坪没有及时修剪,邻居一个电话就会打到市政管理部门;你养的宠物晚上乱叫,邻居也会拨打“911;社区里如果有陌生人在乱转,警察局很快就会接到通知……

普通百姓不仅相互间管闲事,而且还管到了政府官员和执法部门的头上。最近,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沙被“好事之徒”举报,批评他虽然平时呼吁市民乘坐公交,以减少交通拥堵和节省能源,可是自己却从来不乘公交,他的司机每天开着GMCYukon靓车送他上下班。《洛杉矶时报》记者为此作了调查,发现市长家附近有一城铁站直通市政府大楼附近。此事见诸报端后,在市民中引起很大反响。

几乎在市长被“管闲事”的同时,美国网站和主流媒体相继播放了三起洛杉矶警察在逮捕嫌犯时过度使用暴力的录像,这些录像全是“管闲事”的群众拍摄的。录像曝光后,美国一片哗然,洛杉矶警局为此开展了警风大整顿活动。

中国人不爱“操闲心”?

美国人为何爱管闲事?记者最近试图就这个问题采访一名美籍华裔学者。没想到,他却把话题转移到了中国人“明哲保身”上。他说,他最近到中国讲学,遇到了两件令他“难以理喻”的事情。

一次,他到某个景点旅游,看见有人把小松鼠关在一个不停转动的笼子里出售,松鼠持续跑动,根本无法停息。他看不过去,上前阻止这种虐待动物的“野蛮行为”,可是却遭到小贩怒斥:“关你屁事!公园的管理人员都不管,你操哪门子闲心。”旁边的游客都对着这位学者发笑,似乎是他干了件丢人的事情。他一气之下找到了公园管理办,值班的一名女工作人员说,“有法律规定不让卖松鼠吗?即便是违法,那也是警察管的事,跟公园有啥关系?”学者知道有理讲不清,扭头就走,那名女工作人员从后面扔给他一句话:“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还有一次,学者在国内某商场购物,排队等候付款,正好轮到他时,突然一个彪形大汉插在了他前面。学者质问,“就那么两个人,你还不排队”。那个大汉回过身,两手揪着他的衣领,“排你个鸟,我揍你丫”。学者说,当时就有个商场保安站在旁边,看见了却装着没看见。

这位学者说的或许只是极个别事例,我们不能就此断言,中国人在遭遇不良行为时都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管为佳。

闲事不“闲”人人应管

但单就美国人“爱管闲事”这点来说,它的确是一副纠正许多不良行为的“良药”。如果说美国今天之所以有比较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不能不和人们“爱管闲事”有一定关系。

一位华裔律师对记者说,虽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法律也有“盲点”,它管不了许多不良行为,而能填补这些“盲点”的就是舆论与群众的监督,美国人“管闲事”其实就是在弥补法律上的不足,它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净化社会环境。

美国人的行为不仅受到法律约束,也受到大众监管的约束。其实,被管的“闲事”并不“闲”,它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你的行为举止是否妥当、你在潇洒放纵时是否侵犯了他人利益、居民小区是否安全、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动物是否遭到虐待等等。说到底,它关系到“管闲事”和“被管闲事”的人的切身利益。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靠大家创造和维护的,见到该管的“闲事”不管,最终受害的将是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4 23:52:00
写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6 10:33:00

人们在美国享有充分的自由

偶非常喜欢这句话以及对他的阐述 有了自由人们才有激情 社会的创造力 经济发展才有知识的最大空间 技术的能力才会受到极大重视

写的非常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8 14:00:00
都宣扬美国的民主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8 15:20:00
谢国忠很红啊,呵呵,顶上去,转休闲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