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7-3-3 10:25:00
以下是引用kocou在2007-2-22 17:32:00的发言:

对于80年代初的物价,我认为是不真实的。

首先,因为当时是实行价格的双轨制。而lz所用的价格是配给制下的非市场主导定价,而黑市的价格一般是该价格的数倍。运用配给制价格明显高估通货膨胀。

其次,对于住房、教育、医疗卫生一类是享受国家高福利补贴的。但由于财力有限,真正需要这一类补贴的群体却没有途径享受这类福利。结果是导致了一部分特权阶级享用了这一类本应该全民共享的福利,是虚伪的全民福利。那么此时的该类服务价格必然是被人为压低的,依次实现对能够享受该类服务的特权阶级的补贴

再次,对于所谓的娱乐设施一类的问题,我想lz大概以偏概全。他只注意他所谓的单位,而没有对比一下以前的农村。

最后,对于所谓垃圾物品,只是在家电普及的情况下,以现代的眼光做出的评价,充满偏见,没有意义


这种说法似乎更有道理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3 10:30:00
如果把斑竹和上面那位先生的观点综合折中一下,并且用更加准确的算法,似乎说服力就会强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3 13:29:00
国家的力量是壮大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命短了,工人阶级下工了,没有饭吃了!有少数人越来越有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3 16:22:00
等有人意识到这的时候就是该有所改变的时候了,现在应该是时候了吧!期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0:54:00
哎  小平说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可惜 那些富起来的人再也不会想到我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1:31:00

财富的转移。其实理解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财富如何转移大家就可以想象了,不然社会的两极分化就不会这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2:12:00

其实上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甚至还包括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许多政策正是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在要努力达到的,并且已经部分实现了的,这些也正是我们国家逐渐放弃的!

我不能明白的是,我们国家的名称是“共和”,却实行的所谓社会主义的“民主”;我们要放弃的,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险,这些都是我们要放弃给社会,给市场的,国外却要收回国家!

很多应该是政府行为的,却偏偏要用市场力量,而明明都应该是市场力量主导的行为,政府偏要插进去一脚!在中国,政府还是没有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明白了自己该干什么,却不去干!这就是变化,厉以宁说贫富分化,收入差距拉大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过程,我看这里面有问题。不是说能完全避免贫富分化,至少可以控制贫富分化的差距,我想这应该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5:22:00

国家关注的是经济的高效率运行

和公平只是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而不得不去考虑的事情

但是只要没有影响到效率,没有人会去考虑这些事情,当然除了为改革买单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6:13:00
分析的有道理。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已经工作,但是每次回到家里,我的感触就特别深。什么时候家里人也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6:21:00

楼主的“阶层物价指数”很有创意,令人佩服有加啊,我认为可以申请域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16:24:00
楼主的“阶层物价指数”很有创意,令人佩服有加阿, 我认为可以申请域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21:38:00
或许可以简单一点归结为收入差距拉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22:37:00
以下是引用gaoyufirst在2007-3-4 12:12:00的发言:

其实上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甚至还包括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许多政策正是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在要努力达到的,并且已经部分实现了的,这些也正是我们国家逐渐放弃的!

我不能明白的是,我们国家的名称是“共和”,却实行的所谓社会主义的“民主”;我们要放弃的,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险,这些都是我们要放弃给社会,给市场的,国外却要收回国家!

很多应该是政府行为的,却偏偏要用市场力量,而明明都应该是市场力量主导的行为,政府偏要插进去一脚!在中国,政府还是没有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明白了自己该干什么,却不去干!这就是变化,厉以宁说贫富分化,收入差距拉大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过程,我看这里面有问题。不是说能完全避免贫富分化,至少可以控制贫富分化的差距,我想这应该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不知道你所言得那些发达国家努力要达到的,而我们改革开放前就有的东西是什么?

民主?丰衣足食?还是人民公社?红卫兵?

我们不应当关注于政府宣称什么,而在于政府真正做了什么

在前面的回帖里我就已经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的全民福利是虚伪的,是对全民补贴少数特权阶级的一种特殊方式

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改革之后社会公平程度的显著恶化,但仅以此不够成否定改革的理由

任何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效率和公平不可兼得,效率提高必然要牺牲一部分公平

可喜的是,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在呼吁有效率保障的公平,也在努力朝这方面发展

而当年,我们不过是一无所有的公平,那样的公平下,我们无从追求效率,更无从改善生活

简言之,由效率入公平难,但有公平入效率却难上加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6:35:00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09:00
以下是引用359015537an在2007-3-2 18:30:00的发言:
但是,不管现状如何,总比10年前要好多了,我个人认为经济不平等才会产生经济激励,只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这种不平等的现状,才会在未来减少不平等,我们现在走市场化道路,就应该和北美西欧的过去比,而不是和我国的过去比,虽然现状让人痛心疾首,但是这是一个不得不经历的过程.谁让我们过去走了那么多的错路呢!!

这位网友的回答是最理智,最中肯,最能看到问题所在的,非常感动,

央视的金牌主持人白岩松也曾经提醒过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高材生们这个道理。

某些网友,其实他们不是在“发牢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10:00
以下是引用jmxycxg在2007-3-3 13:29:00的发言:
国家的力量是壮大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命短了,工人阶级下工了,没有饭吃了!有少数人越来越有钱了!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11:00
以下是引用kocou在2007-3-4 22:37:00的发言:

不知道你所言得那些发达国家努力要达到的,而我们改革开放前就有的东西是什么?

民主?丰衣足食?还是人民公社?红卫兵?

我们不应当关注于政府宣称什么,而在于政府真正做了什么

在前面的回帖里我就已经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的全民福利是虚伪的,是对全民补贴少数特权阶级的一种特殊方式

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改革之后社会公平程度的显著恶化,但仅以此不够成否定改革的理由

任何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效率和公平不可兼得,效率提高必然要牺牲一部分公平

可喜的是,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在呼吁有效率保障的公平,也在努力朝这方面发展

而当年,我们不过是一无所有的公平,那样的公平下,我们无从追求效率,更无从改善生活

简言之,由效率入公平难,但有公平入效率却难上加难!

这位网友的回帖很不错,是理智的客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13:00
以下是引用风灵者在2007-3-4 10:54:00的发言:
哎 小平说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可惜 那些富起来的人再也不会想到我们了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20:00
以下是引用海飘萍在2007-3-4 16:13:00的发言:
分析的有道理。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已经工作,但是每次回到家里,我的感触就特别深。什么时候家里人也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农村和城市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要农村也能过上城市那样“幸福快乐的生活”,坦白说,是不可能的任务。

包括最发达的美帝国主义,只是他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左右,因此即使发牢骚,也没什么人会听到,不象我国,65%左右的农业人口,13亿的人口基数,一发牢骚起来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在物质条件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情况下,唯一最好的最节省成本的方法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理,让自己的心理平衡一下,完完全全真心诚意地接受现实,起码是暂时的现实,然后再慢慢想办法改进,

虽然我是城市的人,但我说这些话并不是针对任何对农村来的同学的一种偏见或歧视。

只是希望能和你摆事实,讲道理。

而摆事实,讲道理,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冷静,而不是发牢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20:00
以下是引用titan139在2007-3-2 8:46:00的发言:
同感,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28:00
以下是引用微笑的女王在2007-2-13 23:18:00的发言:
工人房子都是单位给解决的,个人根本就不用操心。教育也没现在这么多花样。医疗也全报销。压在现代人身上的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都没有,虽然吃的可能不如现在好,生活没这么多花样,但心里轻松吧,没有现代压力这么大~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工人房子是给单位解决了,但农民工的房子呢?包括一些在城市里面的体制外的人员呢?是不是该由你出面负责解决呢?

如果不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恐怕大多数人连进城务工,租个房子的机会都没有,包括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员。

教育没有那么多花样,但改革前才有多少人能接受到比较正规的教育呢?(你在自己家,你爸爸妈妈是老师教你的这些不算),那时的教育费低基本上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很少数人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二,受教育的人收入非常低,也就是说基本没有让你拿人民币去市场交换其他物质和服务。

医疗全报销,实际上只有干部阶层才能做到这点,其他阶层都是给干部阶层补贴的,只是大多数人都看不明白而已,

再加上当时资讯远不如现在发达。就好像明明宰你几刀,但你不知道,不觉得疼,所以你就心理上觉得舒服。

现在你知道一些情况了,就不满了,发牢骚了,实际上你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在提高的,但这个时候你心理产生了“相对剥夺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29:00
以下是引用醉舞红尘在2007-2-14 10:12:00的发言: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现代人的生存压力是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的收入不到1000元.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请说明白你的数据是怎么来的,还有,就是在什么地方的1000远,在内陆城市的1000元和上海的1000元绝对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30:00
以下是引用kingwin在2007-3-2 13:19:00的发言:

其实现在表面的增长是牺牲了国人应有的福利保障为代价!!!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请用比较可靠的数字来说明你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32:00
以下是引用mowolf在2007-2-20 17:07:00的发言:
楼主说得非常有道理!我是农村出来的,对农产品和相关产品都比较了解,确实很多农产品涨了10倍以上,但是生产农产品的生产资料涨得更是厉害,比如农药\化肥.

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适当上升,恐怕农民们根本无法拿到有用的,质量有保障的生产资料,

当然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侵害农民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不会占多数,国家有关部门肯定会严厉打击。

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着农产品价格上升恐怕是必然的,因为很多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升啊,当原料价格上升,而卖价长期不上升的时候,那真是得请你去做老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39:00
以下是引用carolzhang23在2007-3-2 15:39:00的发言:

房子、物品等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涨价幅度远远超过人们的货币收入,政府在这一方面却不予解决,一对普通职工,扣除生活费用,20年的存款也就只购买一套房子,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某些同学总想短时间内买到自己理想的房子,当然这没大错,

但从更高层次来讲,就某个城市而言,某段时间内存量房产是肯定有限的,每个人都象这位网友这样梦想,那房子肯定不够用,如果强硬降低房价,大量其他地方来的人突然涌入该城市,首先你可能就买不到房子,第二就算你买到房子,那么多人同时集中在一齐,社会治安,就业等各种问题马上凸现出来,实际上你也不会住得安心。

因此关于房价的问题是非常非常的复杂的,不是一般的复杂,

“20年的存款也就只购买一套房子,这是中国人的悲哀。”这样的话语最好在了解相关的事实之后再说。

另外,你爸爸妈妈不也是等了差不多20年,甚至多于20年,才有现在住的单位房,房改房,或者有些地方叫公房吗?

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39:00
以下是引用yunzhyan06在2007-3-2 17:01:00的发言:
房价涨的过高,但问题在于还是有那么多人买,真是不明白。刚工作没有积累的工薪族压力最大了

这位网友就显得比较理智了,看好你的前途!只要你坚持下去,大成功不敢说,小成功总会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40:00
以下是引用lkiop在2007-3-3 5:21:00的发言: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但是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制定分配的那些人,他们心中想的是什么,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中间阶层有多少呢,两极分化,所以现在才有和谐社会的提法,以前用的是用行政专制的主法来让一些人合理的来压制致富。想想现在经济比以前不知大了好几倍,可是福利是一年比一年少。最后是什么,房子,教育,医药费,都没有了,人权是什么,先烈们为什么要进立新中国。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可是有些人以共和国和共产党的旗帜为幌子,做出损害党和国家的事情。

某些同学没有在“发牢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9:14:00

倒是第一次听到阶层物价指数这个概念 个人觉得这个比较贴合实际情况和比较科学 希望能被国家统计局采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11:08:00
分析的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6 02:32:00

可怕呀!怎么会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