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找工作前的各种准备
我就把我做的一些准备和事后能想到的整理出来,无逻辑顺序。
(1)一份中英文简历,网上如何写好一份简历相关的资料多了去了,我在这里也不废话了,总之准备好一份中英文简历,格式别太花哨,简单明了为主,控制在一页A4纸,正面中文简历,背面英文简历。
(2)一套好一点的正装,一条领带,面试的时候不管HR要不要去穿正装,穿了总没有坏处,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方式。
(3)给自己的手机装一个自动来电录音软件,这样做的目的是找工作期间你会接到很多电话,装了来电录音软件你可以方便确认HR给你来定约定的笔试面试时间和地点,因为有的时候接电话的时候可能手头有别的事情会忘记。我找工作的时候用的诺基亚的5800,装了一款貌似叫做Best Answer的自动来电录音软件,后来用了小米手机,有自带的来电录音功能,仅供参考。
(4)在电脑里面建立一个找工作实习相关的文件夹,记录后期找工作相关的事宜,我的方式是每一个公司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方有投递这个公司的简历和其他相关资料,然后建立一个总体的excel题头大致为:公司名称、职位名称、申请时间、申请方式、申请地址、笔试时间、面试时间、联系方式、申请结果、总结、备注等等,方便建立投递和申请记录。
(5)如果你要投外企,建议你事先到应届生论坛里面下载一些SHL的一些练习题(Numerical Test和Verbal Test),因为投外企的公司基本都有这些网上测试。
(6)如果你要投国企或者银行类公司,建议做一些行测的题目,因为银行或者某些公司笔试考的就是行测以及英语。
(7)在各大有名的求职网站进行注册,完整填写简历,因为后期网申各种公司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公司是委托某求职网站进行招聘,如果你事先在该求职网站注册过,网申的时候可以部分内容直接引用你在该网站填写过的在线简历。
(8)找工作期间,要时常在填写过简历的求职网站刷新自己的简历,有时候有部分HR会看到符合要求的简历主动给你打电话,但这种情况很少,或者主动给你打电话的工作大多数都是垃圾职位,但也要刷新自己的简历,给自己增加面试机会。
我做到的和事后能想到的大致就是以上这些,希望对您能有些许帮助。
4.“数”说找工作
从2011.08.24我网申第一个公司(瑞银集团UBS,职位IB-FICC-Research),我的找工作过程正式开始,到我的Excel有记录的时间2012.1.29为止我认真网申的最后一个公司(摩根大通JPMorgan,职位IB Quantitative Research - Beijing Full-Time),这期间我认真投递有记录的简历有127份,如果算上在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51job前程无忧网、金融英才网、百伯网等这些招聘求职网站我在线投递和发邮件投递的简历数据,我投递的简历数目粗略估计应不少于400份。我记得在应届生网站上看到过的最多的是一个人到了临近毕业的5、6月份还在投递简历,据其所述,其投递过900分左右的简历。对于一个应届的硕士毕业生找到一份满意合适的工作,真的不容易,奋斗在找工作第一线的兄弟姐妹们大家都辛苦啦!
说到满意合适的工作,何谓“满意合适的工作”,完美状态的工作是:薪水高、福利好、有北京户口、工作环境好、老板nice、同事关系简单不复杂、从来不加班、所做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等等等等。
But,我想说的是实际中这样的工作是不存在的,根本没有,我最后的实际状况是:薪水一般说得过去、没有北京户口、工作环境不错、从来不加班、所做的工作是自己热衷的。
说到这里就又回到最前面我所说的一个问题,您“一定要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一定要明确在找工作中自己更关注哪些,是想要北京户口?是想要高薪水?是想要好的工作环境?如你想要北京户口,那你就不要抱怨所找的公司薪水低、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若你要高薪水,那你就不要抱怨高薪水的都不给解决北京户口;若想要好的工作环境,那么其他条件就要降低要求。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最重要,你没有权利鄙视我,我也没有权利鄙视你,因为你我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本身就是两个“域”里面的世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下面详细“数”说我的找工作过程:
有记录的投递简历数目:127份;整体粗略估计:400份。
有记录的收到的笔试机会:17次;整体粗略估计:25次。
有记录的收到一面的数目:20;整体粗略估计:30。
有记录的收到二面的数目:2;整体粗略估计:5。
最后收到offer的数目(纸质和口头):6
以上统计不是非常详细严谨,因为有的公司没有笔试,有的公司只有一面等等,只是大概一个数据整理。
最后的6个offer是3家期货公司、1家商务咨询公司、1家私募、1家基金公司。我最后去的是其中1家期货公司(研究院),在那边的量化团队工作。
下面我会把我经历过的一些重要公司给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