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23 0
2012-04-26

    降低GDP增长目标并非意味着低增长对于中国是更合理的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是否已经过去?很多专家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已近消失,加上产业结构瓶颈,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减速期,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此停滞不前。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把2012年的GDP增长目标调为7.5%,显著低于以往的目标,更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些评论视此举动为官方对于中国进入低速增长期这一事实的正式默认。

  但是,不管人们如何解读,官方GDP增长目标通常并非实际经济表现的最好预测指标。中国曾长期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 8%,然而过去20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只有两次低于 8%,即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1998年和1999年。

  其实, 中国政府调低GDP增长目标,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尤其是地方政府传达一个明确信号,即政府今后不再片面追求增长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在需求结构—出口与内需之间、投资与消费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并且在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生态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实现更好的兼顾协调。

  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考虑。过去的高增长主要依靠巨大的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的过高投入,表现为投资占 GDP 的45% 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高度。而高投资率必须靠银行信贷膨胀、政府公开或隐性财政赤字(比如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杠杆支撑,且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胀甚至房地产泡沫。这种高增长还带来了能源与原材料的空前消耗,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飙涨,并造成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巨大污染。就如同在一条并不稳固的轨道上全速疾驰的高铁,中国经济近十年来双位数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