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房价,给人们追求哪怕是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居者有其居似乎不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有点渺茫。对此,中央近几年也一直在调控,尤其是以去年的调控政策宣传的力度最大。去年调控无非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廉租房建设,二是对首套房以后贷款设置较高的门槛限制,严格土地的出让。我个人认为,这种调控并不能从长远上解决中国民众的住房问题,相反,只会扭曲经济的正常发展,不利于经济的长期正常发展。
当前,中国民众对房地产的需求是刚性的,人们对城市住房的需求是实在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加强廉租房建设,从客观上讲是对的,限制富裕阶层大量购房、炒房也是对的,但是我们就是缺了一个从长远来看保障人民大众有房的办法。
因此,我的思路是:首先在全国搞一次严格可靠的住房普查,中央根据普查的情况确定人均住房面积指导标准,各省市根据各地的情况在中央住房面积指导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浮动,同时允许农村和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有差别,农村的人均住房面积可以相对的大一些。第二是在全国实行住房土地免费提供,由ZF出面统一规划建设住房。具体是:民众根据ZF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向ZF申请住房,ZF审核合格后开始筹划为申请者集体建房,同时向申请者收取单位面积建筑成本一定比例的预付款,然后以招标竞争的方式将建设项目承包给建筑商,由建筑商负责承建,住房申请者有权监督ZF的招投标行为并对建筑商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房屋建设完成满足要求时ZF收房交给申请者,申请者交齐全部余款。第三是在制定土地资源占用税,实行极差税率。对住房面积在ZF的指标范围内的,税率确定为零,超出ZF规定的房屋占有面积的,征收高额的土地资源占用税,占用面积越大税率越高。
这种思路的核心就是ZF适当参与到房地产行为中,让房地产企业自动的失去炒作机会,从根本上遏制民众的炒房行为。
这种思路还具有长期可循环性,因为当一个人死了以后,其家庭就必须变卖死者拥有的那部分房产,否则就要承担因超额拥有房屋的土地资源占用税。而且出让者只能按照市场价格变卖多余的房产,没有炒作的机会,因为出让者如果试图高价出售房屋,需求者必然转向向ZF申请基本指标住房。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会导致寻租问题。所以我想说,寻租问题不是通过回避来解决的,需要我们积极的面对,加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健全和完善ZF行为监督机制来消除或者说最小化它,消极的回避只会掩盖或者助长寻租的暗地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