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结束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写这段时光回馈下论坛。平时会从浓情和人大经济论坛(推荐)粘贴些经验,倒在床上看看,比照下自己的情况,确实有些受益。
考研是需要决心,努力和一点点幸运的。对于中南财大我个人觉得只要好好付出了,运气成分可以不需要,当然有最好。整个过程回过头看就是坚持,利用好时间,以考试为方向,求知为目的。
(个人愚见,没有攻击贬低的意思)专业选择不用太纠结,有的专业(金融、投资、会计财务、法律)固然很好,但也不是吃遍天。如果你认为你的专业不好那可能是你没有认识到他的价值,自己能力有限。举个例子吧,我们学校也就是所排名垫底的211,考研后期的校园招聘,汇丰也来我们学校招收管培生,要求只有本科学历,专业不限。但英语是大家都薄弱的环节,应对英文面试和专业英语让我们都望而却步;11月银行考试开始,大家踊跃报名,金融专业无疑优势明显,我们财政专业报工行的简历都被刷了,但我们学校金融班进安徽工行的也没几个,财政学,经济学,国贸,都有进工、农、建、中、交的。银行考试不考专业知识,笔试行测加英语就看你个人了。我们财政班今年进了三个国税,地税结果还没出来,其他进银行、国企,做财务、销售的都有。CPA我们班有个过5门的,过一两三门有七八个。考研我们有道口,清华法硕,东财,暨南,也都是些211。当然我说的都是好的一面,但好的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择校就是211或以上吧,工商经济类的五大财经和法律人的五大政法都是不错的选择。
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数学不记笔记,只在书上写写画画,记笔记记了也不看。身边有同学就记笔记和错题,他考的太牛啦,清华五道口,四百多点,二十多名进去的。整个过程他对我帮助特别大,他复习的挺早,我们12年考,他11年考研那几天就拿数学模拟卷做了。道口专业课十本书,所以他时间很多都在专业课上,结果130+多,对于他们那专业课就是罕见。他数学粗心错了几个,所以128,但总归是进了。我数学以他为师,在用自己的方法学的时候,平时吃饭时间大都讨论数学(在一个自习室)向他请教,受益匪浅。他给我的感觉就是目标恒定,计划合理,踏实努力,而且方法得当。他准备了两年。很多本科出身一般的前辈考北清复交和人大这种学校的都花了不低于一年。所以什么事都尽早为好。我准备了一年多两个月,开始打算考财科所,后来由于一些事情中途间断,就选择了中南财政,也不后悔。研究生只是个平台,日后发展看个人。在这样一个很少监督,大学考试中过程较长的考试,要吃的苦,耐得住寂寞,处理好人和事,确实让我成长些许。一个阶段的成果不能让我们一劳永逸,每个阶段都要尽量进步,锻炼能力。呆在学校旧了会发现和社会脱节挺大,得用一些活动和证书充实自己。
我考的是财大财政学专业,专业课806经济学,总分400多一些,分科粗略说一下情况吧。
数学144,比我预想的要高一些,想想应该是计算出错较少。考研在兼顾四门的同时,得把重心向数学偏一下。我同学英语政治70,专业课125,数学80+,总分和我差60多分,刚好就是数学的差距。在现在这个分数膨胀的考研阶段,数学无疑得一百大几,要不即使进了复试也没什么优势。数学一开始努力的目标应该定在140+,之所以这样定是因为在学习高数过程中要掌握每个知识点,特别是开始阶段的一元微积分,对后面的多元和概率统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一元的时候你想考个120+就可以了,放松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就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进程,再回头又得花时间捋思绪,很麻烦。数学是个系统工程,掌握了就是优势,而且波动不大,到后期有底气。重要性就不多说了
资料:1、课本:同济的高数上下和线性代数,浙大的概率统计,版本、新旧都不是问题。课后习题不适合全做,时间不多的就更不适合了,但打基础弄清概念还得来两道,个人推荐做高数上的一些和线代的课后题目。
2、复习全书:这个我十分推荐,尽管被一些机构和个人点评过,但我是比较认可的,她经过了这么多代考研人的检验,毕竟是有过人之处,关键在于能否好好利用(考研资料不在多在用精,很容易陷入误区)。说一下全书的特点吧,说良心话,她比较难,题目难度要比真题稍高一个档次,所以一开始掌握不住不要太失望,但要努力去掌握。她的方法技巧都是贴近考研真题的,有时会把两个点放一起或提高计算量,所以就会稍难。但这就是我们考前追求的,为了到时能够从容应对考研题。 说一下怎么利用吧(也是看别人学来的):开始做的时候,不会的题目在前面做一下标记,比如空心圆,到以后会的时候可以把圆涂实;第一次就会的题目可以打个对号,以后回头看也会省时间;会但做错的题目可以来个小叉,快考试前我那题目前面圈圈叉叉的一堆。全书有三个部分,感觉特别适合学习数学的方法——接受(有些符号是难以接受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每章的第一部分都可以对比教材来看,理解这些例题对于概念的掌握帮助挺大。第二部分的题目要好好去做,先不看答案,开始时有的看了也不懂,呵呵。第三部分的练习题适合在第二部分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做。所以全书的题量挺大,能全搞透就挺好了。
★数学具体内容的个人看法:微积分是最重要的内容,占数三的56%,而且又是概率统计的基础和线性代数的信心,得重视。首先是函数极限的掌握运用,对我这个不专门学数学的,我的感觉就是高数就是研究函数,函数都熟悉,具体就是运用在极限、微分、积分和概率部分的变量。我上辅导班课的时候,老师说微积分就宏观上看三种方法:1极限法、2微分法、3积分法,其中最基础又最难深入理解的就是极限法,到后期发现的确有些大题虽然是积分、级数、方程的,但都转化成了极限。极限的定义和性质要熟,最好牢记(当然不是刻意背,通过题目理解定义和性质的每一部分文字)。极限的运用在定义连续、导数、积分、可导,可微等概念上,极限是基础;极限的计算基本都有专门的题目,分值在10左右,很多时候第一大题,极限值钱。极限的运算方法非常多:基本运算法则,洛必达法则,分别求左右,变量(等价无穷小)替换,夹逼定理,泰勒公式……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具体方法都做过以后就要来归纳总结和分类了。分类就是哪些题目适合哪种方法(注意等价代换、洛必达等运用的条件),比如分段函数大都适合分别求左右,分式形式适合先等价代换,再洛必达。总结就是归纳一块知识点的特点,看过战地老师总结的一句话到后期感觉非常有道理:“求极限就是比较无穷小的阶。”想想看,洛必达求导、等价无穷替换、泰勒公式展开……的确都是确定阶的谁高谁低,如果极限为1,分子分母为等价无穷小;极限为0,分子是较分母高阶的无穷小;极限为其它实数,分子分母为同阶无穷小;无穷叫极限不存在。感觉说的太TM好了。平时也会说给一个教室的同学,大家一起体会。 微积分大家公认最难的地方就是微分中值定理,这一部分会让我们死很多脑细胞。对这一部分,掌握一些固定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全书里的例题要好好揣摩。罗尔、拉格朗日、柯西定理都很重要,都要掌握,而且要会联系,最好看看课本的证明。还要特别提出的是泰勒公式在中值定理中的运用。在我证明题见过很过以后,发现几乎一半以上都可以用泰勒证明,要我说泰勒就是个超级中值定理,上辅导班课的时候老师讲了很多证明题,最后模拟卷出了道泰勒的,我觉得很喜欢,然后老师也说泰勒有点很多,而且一直没考过,要重视。其实老师不说我也会重视,因为泰勒公式的确优点很多,对理解前面的极限,这里的证明和后面的级数都有很大作用。结果考场上我看到证明题就乐了,运用泰勒公式的特例——麦克劳林展开比较容易的就证出来了。对于泰勒公式的分析运用和微分中值定理这一章,我觉得最好的书籍就是陈文灯的复习指南,陈老在这章的归纳总结是我见过最好的,方法直接教授,例题很多,几乎没遗漏。(全书和指南的比较:)但是为这一章买一本指南感觉用不太着,其实李永乐这章的内容很多了,能消化就不错了。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李永乐全书高数部分编的基础和考研贴近,陈的指南太过于技巧,过于复杂。线代部分李永乐是毋庸置疑的线代王,全书的线代部分堪称巅峰,线代辅导讲义只不过更细些,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的。概率论部分全书编的很有难度和技巧,比指南要好。所以纵观整体,全书要优秀于指南。
概念性质弄清后就是计算,微积分计算中不定积分的方法就三种,1凑微分、2换元、3分步法,其中公式是很重要的,不定积分是定积分和后面的二重积分的基础,每年都有12或14分的计算,二重里面注重图形和方法选择。无穷级数每年大概13分左右,一大一小题。微分方程分数不定,但大都会考,我们今年就考了,而且当时在考场时感觉不那么简单。
线性代数后来看是比较简单的一门,回头看她就三条线1、矩阵的秩 2、参数的线性方程组解 3、特征值特征向量。线代非常有体系,跟着全书和课本,不成问题。
概率统计分为两部分,概率就是1、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 、2变量及其分布。这两部分容易联系在一起考,其中重点理解和计算分布函数,不管是一维还是二维(其实一维更灵活些)。这里面的分布函数法是可以解一切大题,注意!是一切大题!所以好好掌握分布函数法,其他卷积公式法什么的不要看,没用,增加负担。 统计部分就是建立在前面基础上的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参数估计不难,要掌握。统计这块难得部分可以放松一些(主要是二维的太难),但概率部分要好好掌握。
线代和概率统计后面各两大题,高数五道,共九道。
数学有很多要记忆的东西(毕竟它不是自然科学的一些元素啥的天然存在),数学是数学家给的定义和运算,既然是别人给的当然需要记忆。但记忆有方法,很多公式有时间可以推一推,比如无穷小为什么可以变量替换,用泰勒公式就可以理解一下了。后面微分和积分计算就有很多记忆的公式,但也都在理解的基础上;线性代数里面很多结论可以直接用,但是不自己推导,条理不清,是记不住的。概率后面两章太多公式,而且巨复杂,那个能记就记,不能就算了,后面考得概率很小。
数三学习主要是前期比较难,后期上路就比较轻松了,保持感觉,时不时归纳,不遗漏知识点。我真正上路是在九月后,可以做整套卷子了,那以后就慢慢保持了。这时候真题就很重要了,好好利用真题,控制时间做。先当卷子做,然后再做分类的,深化知识点。前期全书来三遍后,大概会做里面的四分之三,做真题除了一年,都是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