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学研究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想要国学研究取得突破,必须学会用不同的学科眼光来研究本领域的问题。例如,胡适先生以西方哲学眼光来研究国学,才使国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中国哲学史”这门新的学科;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在掌握了当时实证科学最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才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和资本论。
然而,中国的国学研究者对现代实证科学了解很少,能以某门现代科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研究国学者更少,这是国学研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国学研究要取得新进展,务必学习和了解当今的科学和学术思想才有可能达成。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意识,仍然沿袭传统研究的老方法是不可能有所成就。
如同中医,古代出现了陶弘景、李时珍那样的大师,现在还有什么中医研究者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除了高度重视中医研究,还要靠“引入现代医学科学和科学方法、甚至创新科学哲学认识”,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再说《老子》,为什么无数研究论著只有极少数可以流传于世?就是因为这些精品,是作者“根据时代特殊的学术思想、运用了相应的研究方法”而获得的成果。
科学时代的学术思想本质上是各门科学(包括科学哲学)的思想,不了解这些科学思想,就无所谓了解这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当然也就不可能运用反映这个时代学术特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学(包括经典古籍管理学研究),更不要奢谈研究方法的创新,从而就不可能创造出国学研究精品。这是由科学时代学术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来源(经过编辑整理):可真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