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观后感
当生命的号角吹起,谁家的孩子会在父母精心画下的起跑线上率先开跑?
《起跑线》是一部印度电影,但电影的幕幕画面不仅反应了印度社会教育,也将
犀利的镜头对焦在中国、在世界的教育问题上。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印度父母为了让自己年幼的孩子皮娅能进入高等学府学习不
择手段。他们熬夜排长队拿到报名表、花重金购买氛围良好的学区房、伪装成穷人家
庭试图获取贫困生学位
终于,皮娅以贫困生的名义得到了入学机会。但父亲却渐渐明白皮娅夺取了本该
属于贫困生的权利,他发现在争夺学位的过程中,他无情、他自私、他仿佛丧失了自
我。如果我不是一个好人,又怎能成为一个好父亲?他在学校的家长会上揭露了学校的
腐败、教育的无知。尽管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但最后只有他的妻子为他献
出掌声。妻子起立鼓掌的身影伟大而又渺小。
这对电影来说是个好结尾,但对社会来说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父母们总想把
孩子的起跑线往前推再往前推。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好的永远不是最好
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人生的起跑线从来不是掌握在父母、学校手中的。起跑线
要划近划远?人生该往哪跑?要跑得快或慢?路上会领略怎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