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具体过程详见附表,包含详细计算公式,数据可靠,大家可直接使用。
指标体系构建:从以下四大领域构建18个指标:
一、人口城镇化: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总就业人员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年末常住人口
城镇登记失业率:直接数据
城市人口密度:直接数据
二、经济城镇化:
经济水平: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数据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末常住人口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常住人口
三、社会城镇化:
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教育规模: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
医疗卫生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人均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直接数据
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四、生态城镇化:
公园绿地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直接数据
垃圾处理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森林覆盖率:直接数据
参考文献:
吴剑辉, 郭永欣.《数字经济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分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4, 40(09):1350-1361.
王茵.《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和互动机制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0):31-34.
张耀, 朱英明, 张宏杰.《中国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经济问题探索》, 2024(04):1-15.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