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喜欢吃中高档冰淇淋消费者的心目中有一尊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形象——哈根达斯,甚至在他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哈根达斯是一种病毒”,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这个品牌,并成为这个品牌的拥泵。 那么为什么哈根达斯能够把一个简单的冰淇淋产品做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呢? 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都一直依照传统营销的路径拼死前行,他们大都认为一个产品的营销必须遵循一个固有的链条,即传统的营销理论中称为“4P”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模式。遗憾的是,“4P”理论固然道出了市场营销的基本实质,但是却不是一套能够解决营销问题的根本。因为在传统的“4P”操作模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套按部就班的僵化的套路,企业们都在“自说自话”般的大肆投入。虽然也在追求科学化的顾客定位、广告达到率、市场覆盖率等数据,但是很多企业都同时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点。这就是,通过主动进入消费者的生活,渗透进他们的生活,深入地了解什么才是促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的原始动力,与他们展开以“沟通”为主的营销活动,当这些活动能深度的营销特定的消费群体后,这些消费群体会不断的传递这种“沟通”,在稳定业绩的同时会让身边的人接受与他们一致的看法,进而保持业绩的平稳增长。其实这就是一种可以在相对降低营销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成功“赢销”的有效武器,也就是我在给我的学员上课时提到的深度口碑营销中的这渗透营销,发动了一系列基于激发目标顾客购买驱动力后的威力。
好吧,我们一起来分享哈根达斯是怎样进行渗透式口碑营销的吧!
我们先不去讨论哈根达斯的定价,因为都知道买一根这种冰淇淋的价钱可以在超市买上十几根甚至更多,我们先来讨论哈根达斯是要卖给谁的。
第一类是家庭富足,父母有着较为成功的事业,能够支撑他们的昂贵消费,和父母同住,没有太大的压力,自己挣钱自己花,花完了可以向父母要,特别又以独身子女居多,父母对他们爱若掌上明珠,他们心中对自己童年的困苦有着非常深刻地印迹,对孩子有一种潜在的补偿心理,认为自己挣钱不就是让孩子过得好吗?
因此他们对于孩子的经济需求几乎是无条件的满足,所以这一群新生代消费群体是最敢花钱的,尤其在同类人的相互攀比的激发下,这种高昂的消费则愈加呈现出日渐高企的势头。
第二类是高薪的企业白领一族,他们年轻,经济、生活独立,拿着丰厚的薪水经常没钱,月初当富翁,月末做穷人。经常借钱,挣得不少,花得更多,她们有钱时什么都敢玩,什么都敢买,没钱时便一贫如洗,艰难度日。他们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生活方式,认为既然钱是自己挣的,随便自己怎么花别人都管不着。钱的意义就是从货币变成实物,被吃掉、玩掉、用掉,在消费的过程中转化成快乐的感觉。他们是美容院、健身房、西餐厅、专卖店、酒吧、舞以及各种昂贵的消费品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