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5月1日报道】参考消息
在中国错综复杂的商界,一些私营企业发现,如果它们不能击败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那么就应该与它们为伍。
私营企业正在大举恢复它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中国经济中失去的比重。但是,它们采取的部分举措是仿效国有企业的做法,与ZF和共产党官员建立关系。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政治和商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斯科特·肯尼迪在一篇题为《盛开的粉红色资本主义之花》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今天,要获得一种好办法将更加复杂:它既需要与国家经济融合在一起,而且还需要加入到政治主流中去。”
2008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之下,中国隆隆作响的经济引擎开始安静下来,中央ZF于是出台了一项总额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旨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项计划奏效了,私营部门却为此付出了代价。私营企业受到了出口下滑的严重影响,无法与能够获得银行优惠贷款的国有企业展开竞争。
参考家园
随后出现了通胀,银行贷款收紧。一夜之间,甚至连私营企业能够获得的有限贷款都不复存在了。
去年秋天,中央决策者通过救助计划进行了干预。
如今已经过去了6个月时间,肯尼迪教授指出,除私营企业已经失去市场份额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之外,私营部门基本上顶住了风暴,而且情况要好于预期。就庞大的经营基础和人脉而言,大多数成功的私营企业如今显得与国有企业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了。
肯尼迪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已经与制度和平相处了,它们已不再试图在经济的边缘处求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