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795 3
2012-05-06
最近在弄一个小论文,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百度百科中,其定义国民储蓄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减去最终消费支出后的差额”,接着百度百科又定义国民可支配收入为“本国在一定时期获得的可支配收入最终所得收入总和”。其指出,国民可支配收的测算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义:
一、从宏观核算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 生产要素净收入 + 经常性转移净收入。①生产要素收入 =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②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

二、从微观统计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纯收入。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其微观的定义,对国民可支配收入进行核算,并利用该数据计算国民储蓄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6 14:17:58
我觉得那样计算不完全对,因为有很多统计不准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6 14:29:51
说真的没有用微观算过这个。 我说一点疑问,且不说数据准确性问题,宏观角度核算的 肯定是包括ZF税收的,GDP的一部分拿来做了税收。 而城乡可支配收入不包括税收的。
好吧,我混乱了,再看看宏观的课本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6 15:56:04
嗯,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微观角度最终得出的储蓄率远低于大多数文献得到的储蓄率。这里漏掉了企业和ZF的储蓄。哎,要学的东西很多,真是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