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在总结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了发展重点方向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和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20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而新《规划》的目标为,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差距。为此,《规划》明确指出,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并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
《规划》还指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等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和方向。
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此外,《规划》中还明确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金融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将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等。
高端装备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十二五”期间,在各行各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承载着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战略使命的装备制造业再次迎来政策东风。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各项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又一“黄金增长期”。
“未来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叶猛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等突出特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