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过年后进入一家正处在上市路上的科技公司进行实习,因为部门比较重要,所以每天很多时间直接跟老板交流。
慢慢了解到,老板曾经在某投资银行位列高管,工作10年,后来开始创业。
从老板身上学到好多东西,同时经老板提醒,自己也发现自己身上很多不足的地方。
老板身上学到的东西:
学识广,不仅体现在 了解层面,本行业技术知识均精通,这里要说一下,我这个行业科技产品很广,且不同产品理论完全不同,精通是不可思议的。
人脉广,精力充沛。其他的能力暂时说不全面了,隐性的能力很多事我们看不到的。
同时总结出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1.理解能力(接受别人的信息,别人发出100分的信息,你能理解100分么?)。
2.沟通能力(传递给别人信息,你能简短快速准确传达出100分的信息,然后让别人尽量了解么?)。
3.学习能力(对于一个新知识,能否迅速了解,不必追求技术细节,但是对行业整体及应用层面能否了解更多的信息?别说什么你在大学没学过,因为任何知识都是从头学的,重要的是方法,不是知识),比如我,每一个新任务都是直接上去就做,但是都是学习新知识,发现其实没那么难,我干的可是技术哦,尚且可以学习。与专业人士的不同就是他们在大学花的时间更多,而我由于学习时间少,处于入门阶段罢了,但是对于新知识,我至少没有恐惧感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也不是那么明显。
4.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报告中,比如老总开会,他想锻炼我的能力,让我写一个会议总结。我没有完全理解老总的意思,然后还曲解了老总的意思,当然这份报告只是锻炼。如果该报告是给股东的报告,你第二天还用上班么?)。
这些能力都是隐性的,总是听别人说XXX重要,但是大学里没人当回事。工作后发现其实大学知识只用到一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学习弥补不足。而我说的这些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或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最主要的是,在锻炼的同时极难看到效果(比如锻炼写报告的逻辑能力,每天写一份200字报告,你能坚持么?而且就算你坚持1个月,也没什么效果。),所以没人能坚持的下去,所以工作中能力的不同,通过常年的积累差异,就体现的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