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16 1
2012-05-08
近日有外国媒体报道,多家知名食品公司的食品样品经检测,发现其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有上升趋势,超标品种涉及薯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等,婴幼儿专用饼干也未能幸免。据报道,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质。世卫组织的专家指出,丙烯酰胺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有关联。早在2002年,科学家便开始催促食品行业降低含量。
那么,丙烯酰胺究竟是怎样出现在多种食物中的,其含量为何难以降低?笔者带着这样的疑惑,请教了知名第三方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的食品专家。
据PONY谱尼测试专家介绍,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丙烯酰胺常作为油炸、烘烤、烹饪过程的副产品(一般超过120摄氏度)出现。美国FDA报告称,常见的热土豆、淀粉类食品、咖啡中都有检出。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由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属于工艺问题,不存在人为添加,因此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相关限量标准。
此外研究表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饮水和环境空气也是人体摄入丙烯酰胺的重要途径。据WHO的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从水中摄入量不应超过1μg。中国对空气中的丙烯酰胺也有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丙烯酰胺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真可谓无处不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呢?PONY专家指出,应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在做饭时,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但应保证做熟,以确保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避免导致食源性疾病。
   PONY谱尼测试专家还建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条件,研究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可能途径,探索降低乃至可能消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同时密切关注产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将其送往具有专业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跟踪和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7 14:12:10
自来水合格率仅五成 水质检测亟待重视
近日“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据悉,该消息源自某知名平面媒体的封面报道。文章指出,2009年下半年,为了解全国城市饮用水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做了一次全国普查。这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据悉此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仅50%左右。
若想解决中国城市水质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在环境
领域具有丰富监测经验的知名第三方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
PONY谱尼测试专家告诉笔者,不合格水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微生物污染危害和有机化合物、重金属超标等方面。其中微生物污染可以用烧开水杀灭,因此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和重金属污染,是目前水质污染的最大问题。随着中国城市水源地环境的恶化,大量有毒害的化工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进入水源,大量农药如敌敌畏、草甘膦等也进入水源。传统水处理工艺主要针对未受污染的水源,主要处理灭杀水中微生物,如果水源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所污染,传统工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日本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由于历史上有过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均升级了传统水处理工艺,即深度处理,通过臭氧、
活性碳等技术,清除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使污染水达标,最终实现直饮。但在我国98%的自来水厂仍使用传统工艺。
此外,中国城镇自来水质检测次数太少。按照现行规定,即便是新标准的106项检测,地表水厂一年只需要检测两次,地下水厂一年检测一次即可。水质检测次数少,还因检测能力过差。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仅有40%城市有能力检测106项全指标,地级市、县级市全部需要送检,大批县市、乡镇水厂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都不具备。喝上合格的自来水,这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提高自来水水质刻不容缓。PONY谱尼测试专家建议广大水企,为了百姓的健康安全,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证水质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如自检自测的能力有限,应借助独立于地方水厂的专业水质监测机构,保证各项水质标准客观准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