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261 6
2012-05-09

中国模式与日本模式在重大外部条件变化下的存活率会很不相同.

日本的存活率很高,高的原因在于它有独立的技术创新的能力,即使在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以后,从外部条件上来讲,对日本的出口形成了一个特别大的挑战,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日本仍然能靠自己的品牌,在世界上占据着第二出口大国的地位.虽然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历了十数载的低迷,21世纪初日本已经依靠制造超薄的大屏幕高分辨率电视,电气混合汽车,再加上数码相机,彻底战胜了这一次发达工业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虽然德国在过去也是一个工匠国家,其制造业十分强大,但在这次转型中德国人却没有顶住,开始向东欧大量外包它的生产过程.日本至今既能保持自己技术创新的能力,又能依靠把大部分的生产过程留在国内从而支持其规模经济效益(后藤康浩,2005).中国模式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的生存率肯定要比日本低.因为靠廉价劳动力支持的比较优势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条件下会在转眼之间烟消云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9 14:36:40
有道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9 14:42:27
日本的技术源于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9 14:47:20
中国咋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9 15:32:29
说的有道理,日本有很多地方也值得我们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9 16:03:03
二个帖子弄在一起多好
我对此有不同意见,其实日本并不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民族,他的创新性不够,他不会产生比尔盖茨,不会产生乔布斯,更不会产生爱迪生,爱因斯坦,在这个方面,日本永远没有办法和德国相提并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不是日本人发明或者首创的,但是日本人能把它做到最好,这是因为日本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有一支优秀的素质的劳动力大军,在应用技术方面,比创新更重要的是经验和能力,日本真正强大的,不是某个人的出类拔萃,而是一种团队的力量,每个人杰出一点点,整个团队就比你强,二战中,日本没有什么优秀的将领,没有什么强大的武器,但是部队的素质还是很优秀的。中国是不能走日本模式的,因为我们人口多,日本模式也是有问题的,这个日本人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上和韩国人一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曾经很闭关锁国,但是现代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证明了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比如日本长期不和中国合资,导致西方的厂家在中国做大,比如说不愿意开发它的汽车节能技术,进入不了中国市场等等,这是他的狭隘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