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理论前沿——库茨涅茨倒U曲线检验
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很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例如环境和经济增长、ZF规模和经济增长等。随着对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线性关系进入学者们的视角,因此针对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库茨涅茨倒U曲线的研究文献呈上升趋势。检验方法主要为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等。
国内的文献主要有:
1.王万珺、陈晓和: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检验分析,《财经研究》,2011(1)。
文章首先将国防支出纳入Solow 增长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假定国防支出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与现有实证分析不同,文章基于1952 - 2008 年中国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尝试运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来分析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国防支出占GDP 的比例低于3. 434 %时,国防支出占GDP 的比例的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且这种负面作用较为显著;当该比例高于3. 434 %时,该比例的增加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然,该比例并非越低越好,也并非越高越好,其局部最优规模由次级门槛值决定。
2.朱殿骅、曹思逸: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5)。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选取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两部门Feder-Ram模型和Hansen的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门槛值为3.4399%。文章认为在不超过门槛值的范围内,我国可以适当提高国防负担,同时加强军民融合、优化国防支出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3.张五六: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非对称性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3)。
采用门槛Feder - Ram 模型研究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防负担”门槛结构下的非对称关系,形成了“国防负担”较重( 1954 - 1981 年) 与较轻( 1982 - 2010 年) 两个区域。劳动力、投资要素是两区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国防支出显著性的正外部性、负规模性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防负担”较轻区域逐渐变得不显著。现阶段适当提高“国防负担”、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会有助于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