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558 28
2005-03-15

转者按:以下帖子转自宏观经济学版面,个人认为如我辈者只能老老实实在熟读、掌握前人传统理论基础上,尚有可能有所创新,因此,要求贴帖者必须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方可。本版注重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入观察、思考与分析,但这些只能在前人基本理论基础作为“向导”。我们不欢迎不依据传统而所谓的“创新”。

说句大实话:我和 萧敢、leeleel等人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认为要认真讨论、真心学习、共同提高的话,下述基本要求一点不过份,我个人的想法,我们真实经济学版面也想提出以下要求(主要是精神实质),至于像持临崖吹风这类朋友意见的,以后还来不来,那就请便吧。对真心求学者而言,基本功扎实、正真把学问看作是生活一部份的同好者,不用多,几个足已,现在可不是以多取胜的年代了。此帖一出,人气锐减,是很有可能的事,但我愿冒险一试:经过长期发展,本版的质量会有较大提高。

以下为宏观版帖子帖子内容:

一刹春

不要怪我违反版规;如今,这种帖子我只敢在自己的版面上发了。

今天本来心情不错,不过偶然看到cenet行为经济学版上2002岁末的一篇帖子被翻出来,心中便如打翻了五味瓶,止不住的怅惘。

前些天vagabond劝我不要执着于外在的幸福,昨晚又有一位坛子上的朋友责我不够中庸逍遥,而当我重看那个帖子,终于又有了那种不能流泪的哀伤。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谨此怀念前辈们的过去,感念众生的现在,悼念我的未来。

******************************************************************************

摘录该帖的部分如下:

萧敢:

我无法要求整个论坛的人都有专业精神,但我希望我这个论坛是这样. 我们的水平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向上努力,而不是向下批判. 笨木瓜贴文章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非常好,我对他非常感谢.我希望借这个契机,可以使我这个论坛的讨论真正变成经济学内容的讨论.因为整个论坛上真正关于经济学的讨论的内容实在少的可怜,整个中文网络关于经济学内容的讨论也少得可怜. 能够认真阅读文本,能够对文章中一个最简单方程式的前提,推导,实际意义和局限性进行解释,比洋洋洒洒写一万字的经济数学批评有意义的多,我当然不会指望论坛上有5个以上的人会进行真正的学术讨论.我只是希望,真正学过经济学(或者真正想学经济学的,而不是用来和MM吹牛)的朋友,尽力表达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英语不好的朋友请去学英语,数学不好的朋友请去学数学,没读过教科书的朋友请去读教科书.我希望,论坛上能有真正在阅读和思考的朋友,一个两个就够了. 论坛上垃圾废话总是免不了的,但除了垃圾废话再没有一两句有阅读价值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可悲. 所有有能力至少有决心的朋友,让我们严肃一些,让我们认真一些读文章.

木月:

支持萧敢! 让经济学的讨论在网上经济起来。 让我们永远记住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 来一点实在的讨论吧。

sun:

支持。 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

少一些无聊的批判和抬杠,少一些宏大体系的创立和创新; 多一点认真求实的思考和交流,多一点严谨规范的风范和道德。

leeleel:

鼎力支持斑竹。我们希望有一个学习经济学的同仁的咖啡馆。这里可以随意聊天,气氛随意,可以活跃,可以严肃,但是对经济学要认真。审美经济学之类就不必加入了--无稽之谈嘛,经济学量子论也少来为妙。

萧敢:

谢谢大家. 制度约束是对整个论坛而言,我不敢多说.我所期望的专业精神,是基于发自内心的对经济学的追求.我不想改变"可爱的众多经济学爱好者",只想从那么多爱好者中找到1,2个真正愿意讨论学术的朋友.但愿新年新气象.

萧敢:

我不欢迎任何只擅长思考,不愿意阅读书本的"经济学爱好者". 我会尽量删除一切有"原创"思想的帖子. 因为,我认为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和没有英语阅读能力的人不可能有"原创"的思想.如果我扼杀了许多爱因斯坦般的天才,我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论坛有很多,原创的思想大可不必贴在这个论坛.

leeleel:

萧敢当然不会认为不懂高等数学和英语的人就没有思想和见解。但是要在作者没有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帖子中找到言之成理的内容,这个概率实在有些太小了。因此我同意萧敢的意见,为了节约大家的精力起见,建议大家在这个发帖子之前,先推敲一下,看看是不是存在明显的逻辑问题,或者明显的“外行话”,或者让人感觉自己没有读书。

leeleel:

学问的事情,本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家有问题,可以到学习与交流来提,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能自己找到答案的问题,就尽量自己解决,特别是教科书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的问题。 另外我建议大家在回答一些概念性、基础性的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要详细地阐述,把相关的参考书列出来就行了。 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应该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妨写成札记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当然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简明扼要。我有一个顽固的观念:如果不能流畅简洁的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这个思想就是不成熟的。

萧敢:

专业精神就是在任何没有读过中级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不要发言. 没有读过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的朋友不要发言. 任何没有通过英语四级的朋友不要发言. 不愿意自己翻教科书,而愿意听人家说一些教科书第一章内容的朋友不要发言. 任何以为自己的天赋比外国人上百年努力更出色的朋友不要发言.

满足以上条件的朋友,如果要对某一问题发表意见,最好基于文献或者教科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5 20:28: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15 20:02:00

以下临崖吹风朋友在宏观版的一个发言:

强烈支持版主的发言!

推论:老毛当年军事理论水平也受尽批评,真不该让他指挥军事,也不是海龟派,英语水平也太差,真不该选他当国家主席。

我保证今后不在贵版发言了,免得丢人现眼!

还有哪些版块的版主有此要求的,我也一定遵从其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5 23:34:00

也转贴:

只能部分赞同版主的意见,按照下文所列情况,斗胆发言

按照那位充满“专业精神”的萧敢的说法,我读过高等数学和统计学,虽然没去考过四级(那时没强制要求),但第二职业是翻译,早先读过《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后读过正经的教材(萨氏等)和制度经济学的名著,而且翻译的材料多半与宏观经济(汇率等)有关,好像符合他的标准;遗憾的只是我的专业不是经济学并且没有继续攻读硕士

但是,除个别情况外,我们需要经济学专业学者俱乐部吗?

第一点考虑恐怕是中国现在有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天地。如果没有,那么实用类的知识(譬如外汇和证券贸易)就会更受欢迎,而研究理论的学者更要耐得住寂寞,培养新人并拓展经济学应用的空间,从而为下一代人打好基础。否则有个小圈子,在文字游戏中自娱自乐,早晚的结局是自生自灭(不知道萧敢是否成功建立了哪怕这样的小天地)

第二点考虑是中国现在有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这里有两个标准,一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二是国际上认可的程度。蒋学模教书育人的成绩当然是巨大的,不过,不说也罢。下一批的代表是厉以宁。后来的有薛兆丰。显然这三代人的风头还抵不上一个张五常或一个郎咸平。所以萧先生的出路必然只有自娱自乐这一条道路。

而且,大学的论坛不可能不为学生服务,流水的学生必然决定了这里的论坛不可能没有贻笑大方的问题层出不穷

有个自愿当学侄的人要搞个调查,我打算认真参与,或许把其中的内容公布于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5 23:48:00

“学过什么”才能发言恐怕是很次要的,一刹春斑竹只怕也意不在此。

我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希望能够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由于这里是经济学论坛,如果我们的某一概念不同于经济学中传统的定义,应该给出界定。比方说,我是学医的,我不能不作说明地拿着精神病学里的“理性”范畴来这里说事儿。

第二,“批判”任何一个理论之前,要对这个理论有一点起码的了解。

第三,尽可能平和地对待争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6 00:53:00

“学过什么”才能发言恐怕是很次要的,一刹春斑竹只怕也意不在此。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在业余选手中我还算是比较好的,有发言资格,而且,我针对的是萧先生

希望能够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意,不过“怀疑一切”应该从自己开始,这里有多少张五常先生所批评的“套套逻辑”?中国人能创新的精神在本论坛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害得我都不敢轻易呈现我的“成果”了)。敢于批评固然好,可不善于批评,把自己当成是百世方出的大师就不好玩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了解也不该轻易批评。

尽可能平和地对待争论

有些人根本不是来探讨学术的,他们喜欢攻击他人,也喜欢把问题个人化。“临崖吹风”就是一个例子。在一处帖子里你提醒我注意言辞,可你该注意到他在另一处被你锁定的帖子里表态要控制自己之后,在那里首先进行人身攻击的(我本来想探讨的对象可不是他)。你们或许可以采取驱逐的办法。我们只能告诉这些人谩骂他们也不是对手。

你再去看看他的“宏观经济学”板块的愚蠢方案吧(多印人民币并平均发给每个人)

为了一刹春的版面干净我可是免费教了这位朋友一些知识

我在这里还有一位学友很难交流,他预设道德的立场来评判学术论点乃至人品,我已经提醒过他两次了,他以为我倚老卖老而不是出于善意,那么以后不交流就是了。这点我当然能做到。而且我已经修改了我在这里的处世原则与方法:可能无法交流的对象,我根本不跟帖(这位学友当然没注意到这点)

有时各打五十大板确实不公平,无法解决问题,也不利于论坛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6 12:32:00

vagabond兄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我非常感谢。其中很多很好的看法,我诚恳接受。

“各打五十大板”有些和稀泥的意味,确实不是很好的办法。但作为斑竹,我个人的偏好是不驱逐任何一位网友,不管我个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是否赞成他的做法。这时我的原则。

vagabong兄大概是我见过的网友中说话最有逻辑性的朋友之一,从以往发贴来看,我不完全赞成你的观点,但我钦佩你的见解和学识。我当然不会质疑你发贴的“资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