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808 13
2012-05-16
                                                          祝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年院庆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马上就要迎来百年院庆了,作为一个十分关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人,真诚希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能够越来越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同宗同源的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相比,很多方面逊色的不少;与上财、中财、上交等学校学院大张旗鼓的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相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也落后了很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觉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才能更好:
         (1)希望能有一位领军式的、国际视野的知名经济学家做北大经院院长。现在北大清华的经济学教学研究、学生毕业出国读学位找工作,面向的是世界范围的竞争,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院长能够在学生培养计划、教师科研管理等方面与世界接轨。很多兄弟院校的经济学院就是靠着蔡洪斌、钱颖一、田国强、邹恒甫式的人物带领起来,进步很快,北大很多其他学院也有类似的做法,北大经济学院为什么就不实行呢?2011年刘伟院长卸任时,是一个全球招院长的很好时机,但是北大经院没那么做,而是让副院长升任院长。也不能说现任北大经院院长不称职,但是毕竟人的科研水平、工作经历都是有局限的,难以称得上是领军人物,也没有把北大经院从多年的萎靡不振中解救出来。现任的副院长中,好几个事搞党建的、搞行政的、搞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副院长有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作为北大,应该有勇气从从全球找一位领军人物,重振北大经院的招牌。希望能从下届院领导班子开始吧。
           (2)希望北大经院千万不要再新招国内的水平一般的博士做老师。现在北大经院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招一些本土博士,这些博士极个别水平也还行,但是大部分水平都相当一般。新招进一位老师来,几十年内这位老师都会在位,现在北大经济学院已经够落后了,招一位水平不行的新老师进来,就意味着以后几十年更加落后。十分难以理解这些国内水平一般的土博士(后)怎么进来的,只能揣度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之类的。并不是歧视国内的土博士。北大经院完全有能力招来美国名校的优秀博士,为什么还要继续招土博士呢?这些土博士,不仅经济学研究水平不行,国际视野甚至英语水平都极差,怎么担当起教育这些各省市高考状元的使命?也许你还会说,“很多海归水平也不咋地”,但是我觉得,很多土博士水平更不咋地,平均来说美国名校的博士还是明显胜出土博士的。
            (3)希望北大经院能够用好年轻的优秀老师。北大经院有很多优秀的年轻老师,其中有发Econometrica层次的年轻老师,但是北大经院并没有用好这些老师。现在的北大经院博导,坦率的说,不用说学术水平,能看得懂AER、JPE上面的论文的博导不多,经济学水平接近或者略高于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什么不让年轻的老师带博士呢?他们有热情、有水平、有时间,而那些老博导确实无法担当起带学生的重任。
            (4)希望北大经院全面改革管理制度,变成一个真正的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学院。现在的北大经济学院,基本上是一个官僚体制,从老师的职称评审、学生的就业指导、学生的培养方式,各种制度都不是围绕学生转的,而是服务于这个官僚体制的。北大很多学院已经在慢慢转型,真正的以服务学生为目的,让立志科研的学生有导师指路,让立志找工作的人能参与到各种就业相关活动,让立志出国的人能打好基础。但是北大经济学院并没有这种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成才的意识。
              爱之越深 痛之越切。也许有些的说的不恰当,但是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北大经济学院落后了很久了,一定是出了问题了。希望有一天北大经院能够彻底变革,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这几个闪光的大字在经济学界如雷贯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6 07:47: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6 07:56:02
  (3)希望北大经院能够用好年轻的优秀老师。北大经院有很多优秀的年轻老师,其中有发Econometrica层次的年轻老师,但是北大经院并没有用好这些老师。现在的北大经院博导,坦率的说,不用说学术水平,能看得懂AER、JPE上面的论文的博导不多,经济学水平接近或者略高于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什么不让年轻的老师带博士呢?他们有热情、有水平、有时间,而那些老博导确实无法担当起带学生的重任。

==========================

这个比较同意,上财很多年轻的海龟助教授就是博导,可以带硕博连读的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6 10:15:12
祝贺加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6 10:38:09
恭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6 12:44:32
个人觉得楼主的(2)、(3)观点有些狭隘。如果只是单纯地抢海归这一招,清浙复交都会,不就是砸钱嘛,那北大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呢?此外,楼主字里行间认为经验学研究就只是在国外的顶级期刊如Econometrica、AER、JPE上发文章,建议去看北大中文系主任的一篇文章。如果北大自己培养的学生几乎留不了国内顶尖,位子全空给那些在国外顶尖找不到位子的海归,这就是你想看到的北大经院的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