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苏晨 中国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59万亿元人民币,较3月份减少近606亿元人民币,为年内首次负增长。
此前,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实现贸易顺差184.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FDI)为84.01亿美元,二者合计约合1690亿元人民币,与当月外汇占款变动量之差超过2200亿元,市场已产生对FDI的减少或致外汇占款下滑的预期。
分析人士表示,从外汇占款口径计算,热钱在连续两个月流入后在4月大幅流出360亿美元,是导致新增外汇占款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欧债危机反复致使市场资金流向美元避险,及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强贬值预期,均为热钱流出的原因。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指出,全年贸易形势不容乐观,预计顺差将继续收窄,造成新增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央行仍有必要下调准备金率以满足市场流动需求;维持对年内还会有2次降准的预期,不排除在CPI走低后有降息的可能。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亦表示,外汇占款减少已是趋势,准备金率的下调方向是确定的,但降准时间的选择需要考虑政策窗口,主要会选在经济数据不好的时候出台。
国泰君安的宏观经济团队则指出,外汇流出使基础货币投放减缓,央行日前下调准备金率目的之一就是应对外汇流出对基础货币投放的拖累;预计,未来外汇占款增长仍维持在低位,若今年M2实际增速保持在12%以上,新增信贷将不少于8万亿,则对应3次以上存准率下调,年内准备金率还将下调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