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特色文化更具有凝聚力。大学人才的培养,师資的凝聚,在很大因素上取决于大学文化的凝聚。从这个层面上说,大学特色文化对于大学文化凝聚力,对于文化强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大学特色文化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包容性,它向大学赋予了独立的精神,使得大学人不断地超越创新,向上进取。而大学人在学习传承大学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又对大学特色文化进行着新的创造与升华,使得大学特色文化能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了更加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特色大学文化。
    加强大学特色文化建设,发展大学特色文化创新能够有效地增强文化的凝聚力,进而增强大学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大学文化品位,进一步整合大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不断积淀凝炼升华,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大学特色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大学特色文化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客观实在性;具备固有的先进性与创新性,这些都是大学特色文化生命力的体现。大学具有文化引领的功能。这种特性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的文化引领性地位和功能并不能直接决定大学文化的先进性,因为大学文化还存在着一个建设的过程。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使大学文化像新生事物一样,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大学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不仅有一流的设施、教师和学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这种文化成为大学的精神支柱和生命力的源泉。
    3.大学特色文化更具有影响力。特色文化之“特”即是与众不同,即是一见难忘。所以说大学特色文化对于大学的影响力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一般的社会文化不同,大学文化的主流是高层次的、高品位的,更具有先进性。因为大学不仅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思想和文化的中心,其文化意识凝聚了人类崇高的思想和精神,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的教育活动所传播和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不仅能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进步,也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观念成为主流。
    被世界公认的国内外著名大学,他们不仅在学校规模、办学层次、資金投入、人才培养等硬实力上被大家认同,其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师生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甚至校园内的某一处景观,都能投射出深厚的、特定的大学文化底蕴。软实力较之硬实力更难建设,因为硬实力是花钱可以改善的,而软实力则是无形資产,而且比硬实力更重要、更根本。如果说硬实力反映学校办学现状,软实力则体现一所大学的追求和理想。对大学来讲,特色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