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674 15
2007-03-03

如题。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的概念的理解。在中国很多很多人往往把“人”理解的躯体本身,而西方人则认为“人”是指被躯体包裹的灵魂。我想,就这段描述很多人也不会理解的。

因此,爱好西方经济学的朋友,最好也去学一学西方的哲学观点,这对于理解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概念很有帮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3 12:28:00
楼主说西方哲学思想有些笼统,我对此比较感兴趣,能具体说说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3 12:48:00

记得笛卡尔的一句名言吗?“我思故我在”,这句被许多中国人当作典型的唯心论观点批判的,是西方哲学观点的最具代表性的论点。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一个人不论是死是活,只要尸体在那么这个人还是存在的,而在西方哲学家眼里一个人一旦死亡,哪怕尸体仍在,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存在的仅仅是这个“人”的死亡的躯体。

从此出发,西方对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与中国的有很大区别。在西方人眼里,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他的躯体来感知外界,人和客体之间有一个躯体加在中间,而不是直接的感知世界的;但中国唯物论者是不能理解这点的,他们更相信人是直接感知客体世界的。

在认识上的这一的区别,是导致西方和中国在认识论上出现不同的根本所在。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他们的认识角度来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也许,当我们真正的理解并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时,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08:47:00

经济学的朋友可能对哲学不很感兴趣?哲学实际上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是所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不了解这点是很难在具体学科认识上有所突破。就拿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说,很多认识都是从人的感觉或感受出发来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够通过人的感觉来感知世界,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真正面目。……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贴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09:22: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3-4 8:47:00的发言:

经济学的朋友可能对哲学不很感兴趣?哲学实际上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是所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不了解这点是很难在具体学科认识上有所突破。就拿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说,很多认识都是从人的感觉或感受出发来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够通过人的感觉来感知世界,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真正面目。……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贴交流。


嗯不错,楼主这点说到关键点上了,对于人们可不可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真正面目。我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完全认识(信息)——绝对真理是可能的,但不可绝对达到而只能是接近,我们要做的就是:自我的比较是现在比以前、未来比现在更接近绝对真理;自我与他人的比较是在某一时空自我比他人更接近绝对真理;另外,我认为哲学应是所有科学认识的指导,科学知识才是哲学的基础,这是在下的观点。ssmmb先生可参看:《 [原创]关于“理性”与“理性人” 》一贴,请赐教!

[
2 3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4 09:46:00

在认识论上和你有同感,承认客观真理存在,但人的认识只能接近或无限趋向,类似于数学中的极限概念。

科学知识和哲学应该互为基础,哲学探讨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规律和知识,而科学知识的进步有反过来加速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