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70 5
2007-03-04
印度:“穷人的天堂”
印度:“穷人的天堂”
——三农学者高战与南方农村报记者畅谈访问印度观感
高战 谭翊飞

--------------------------------------------------------------------------------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557】【字号:大 中 小】

前不久,印度紧急叫停经济特区。原因是大批农民的土地被廉价征用,他们因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发起强烈的抗议运动。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亚洲第三强国——印度,为什么学习中国建经济特区遭此变故?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逻辑?印度的农民生活得怎么样?国内媒体的报道是否有片面和误区?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从印度考察归来的高战先生,作为农村问题的研究者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他在考察过程中,眼睛一直看着印度农民,非常仔细地观察印度农民的生活,并且处处与当下的中国作比较。他以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印度。

  印度城市的公共设施都以人为本,首先考虑穷人的福利,考虑穷人的承受能力。高战说,“印度是穷人的天堂,但不是富人的地狱,它是一个富人和穷人和谐相处的国度。”

  穷人没有仇富情结

  【印度的官员追求的不是政绩工程,即使国外投资者看到市区很乱,很脏,他们也不会说“搞好点”,因为要搞好就要把穷人赶出城市,他们的官员怕丢失选票。】

  南方农村报(以下简称“南农”):请你谈谈到印度的第一感受。

  高战(以下简称“高”):我印象最深的是孟买火车站。在那里,候车室里能看到很多狗,不是警犬也不是宠物,而是流浪狗。火车站既混乱又秩序井然,很少看到警察,车站里也绝对没有为人大代表、军人、记者甚至学生准备的特殊窗口,所有人都自觉地排队买票。

  南农:孟买应该是国际大都市,与北京、上海比怎么样?

  高:你要到孟买市区看一看,会觉得这哪是国际大都市啊!在北京,马路边的人行道铺的全是昂贵的方砖,我在孟买没有看到这样的路面;那里的路灯更不能与北京比,跟我们村里装的差不多。他们没有广州市区这么宽的大马路,甚至中国的中等县城看上去都比它好。

  南农:候车室有那么多狗,会不会不卫生?你觉得他们的城市好吗?

  高:是的,我也这样想。但印度是个很复杂的地方,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慢慢领悟到印度制度的奥妙。比如,那里车票价格极低,以他们的价格,广州到深圳就1—2元,但我从深圳过来(广州)花了70块。

  南农:广深线是高档快速列车,印度没有这样豪华的车?

  高:他们确实少有非常豪华的车。因为他们会思考一个公共权利的问题——公共设施是为谁服务的?如果大多是穷人,穷人都消费不起,那还叫公共服务吗?只有适合大多数穷人消费水平的公共服务才是正常的。印度是民主社会,他们的官员追求的不是政绩工程,即使国外投资者看到市区很乱,很脏,他们也不会说“搞好点”,因为要搞好就要把穷人赶出城市。他们的官员怕丢失选票,因为选票在本国国民,甚至说是大多数的穷人手里。至于说给国外人看的“面子工程”,这与他们没关系。

  南农:印度的富人怎么生活?

  高:他们的车厢也分等级,有一次我们在孟买坐火车,我拿的是低等车票,却不小心上了高等车厢,但是并没有人阻止埋怨我。印度人坐车很自觉,买什么车票就坐什么等级的车厢,穷人富人相安无事。最让我惊讶的是,我坐的那趟火车竟然没有车门,也没有列车员,火车开动了,还是有很多人跟着火车跑,往上跳。在车站,他们基本不查票。我猜想可能是太便宜了,根本没必要查票。印度也有富人,但我没看到高档的火车和公交大巴,甚至政府的公车也很普通。

  南农:印度这么多穷人,城市治安一定不好。

  高:错。按国内主流学者的说法,假设城市中心到处是穷人,那必然导致犯罪率增加。但是我们在印度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看到的是穷人与富人的和谐相处。在孟买,即使深更半夜孤身一人,走过乞丐成群的地方也很安全。印度的富人再富,官位再高,也有安全感。我认为社会治安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穷人对这个社会的评价、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国内说穷人仇富,为什么因为这个阶层感觉被剥夺。

  经济特区建设被叫停

  【他们特别警惕政府学习中国搞经济特区,因为他们忧虑特区农民的土地和劳工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

  南农:你有没有去过印度的农村?他们的农村是什么样的?

  高:我们重点考察的就是农村,其中土地制度是我最关注的。印度农村的土地产权很明确,它属于农民私有。任何人要使用农民的土地,必须一项一项和农民谈,没有农民同意谁也不能侵占他们的土地。

  南农:中国有些学者认为如果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为了看病可能都会卖掉它,农民今后生活就会更困难,没有土地的农民会流离失所。

  高:这正是有意思的地方。 我见了孟买所在省的共产党省委书记和孟买的市委书记,他们是在野党。我特地问他们一个问题,“土地权属采取什么形式最能保护农民权益?”他毫不犹豫说:“当然是私有。”停了一下,又说,“当然我们也倡导农民组织起来,更好地利用土地。”他们还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特区问题,我感觉他们特别警惕政府学习中国搞经济特区,因为他们忧虑特区农民的土地和劳工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果然,前不久印度的经济特区建设被叫停。

  南农:国内有学者认为,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会造反,即“无地则反”说。

  高:农村的体制与城市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有相应的基本社会保障,有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以及低门槛的就业机会,有穷人消费得起的公共设施,农民怎么会反呢?

  贫民窟是城市的福利

  【农民只要进城找到工作,日常生活、子女教育都和当地人一样。印度政府更倾向于用纳税人的钱去搞社会福利,把有限的经费公平地配置到本国公民最需要的地方。】

  南农:你去过印度贫民窟吗?印象如何?

  高:我不仅去过,而且深入到里面调查。里面环境确实很差。掀开一个帘子,你会发现五六个人坐在一个席子上;五六平方米的地方可能住着一家人。但房子再破,也有自来水;条件再差,也有社区互助组织和教堂;社区内设有广播喇叭,贫民窟的贫民可以得到各种社会帮助。印度的城市不仅对贫民来者不拒,对愿意帮助贫民的人更是敞开大门。以穷人为服务对象的德兰修女被尊为“圣者”、“贫民的光与盐”。

  南农:他们的贫民窟一般建在河流和铁路边上?

  高:对,火车路、大坝边比较多。

  南农:市中心肯定不多。

  高:不一定是市中心,但一定不是市郊。

  南农:火车吵,为什么不在城里更好的地方?

  高:这与政府的公用地制度有关,因为这个地方是划给私人的,贫民就不能占用。只要是没有明确禁止的公共土地,穷人就可以使用。中国恰恰相反,政府没有规定你住,你就不能住。他们是政府没有规定你不能住,你就能住。

  一个农民,在城里一个地方住了一定年限后,这个地就是他的。我们在一个贫民窟看到两栋差不多的楼,一栋是公司的商业用楼,另外一栋是供贫民窟的原住民居住的楼房。印度法律规定,如果企业要占用贫民窟建房,就必须先在附近建一栋房子把受到影响的贫民搬迁进去,才能建企业用房。印度的贫民窟其实是个贫民流动社区,是农民进城的第一站。

  南农:贫民窟的人是如何融入社会的?

  高:印度的贫民即使一无所有,手里还有一张选票。印度宪法规定:“一切公民均享受在印度领土内自由迁徙,在任何地方居住和定居的权利。”农民只要进城找到工作,日常生活、子女教育都和当地人一样。更让人惊叹的是,农民只要满18岁居住满5年,就可以申请一张新的选民证,在政治上融入当地社会。相对于基础设施而言,印度政府更倾向于用纳税人的钱去搞社会福利,把有限的经费公平地配置到本国公民最需要的地方。在竞选的时候,各政党的候选人都会去贫民窟,他们承诺装自来水、清理垃圾、建造医院等等。我问贫民窟的一个人,这些承诺会不会是骗人的。他说,相信从长远来看总会有改变的,不会完全说假话,为了这次的选票,也为了下次继续当选,他们会实行的。

  南农:国内有学者反讽说,你要支持搞贫民窟,就去孟加拉看看,印度与孟加拉有不少相似之处,你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高:我不认为贫民窟是社会问题。印度的物价水平为什么低?

  因为在市中心的地方,贫民没有被驱赶走。贫民住在市中心可以降低就业成本。贫民窟恰恰是城市的福利,富人一样在享受着廉价服务的福利。如果穷人只能被迫居住在郊区,他们的就业成本和生活成本都会大幅度提高,城市整体的物价和房价也会上涨,穷人区与富人区之间的贫富差异和社会矛盾也会增多。

  贫民能很快融入城市

  【这个国家行政成本非常低,警察很少,交通警察也很少。】

  南农:假设一个人身无分文,流浪于印度街头,不去救助站,怎么生活?

  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饭店门口,只要有客人来就给人扛包,按习惯客人会给小费。

  南农:扛包,能活下去吗?

  高:印度东西很便宜,他们很少吃肉,都吃素。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乞讨,我在印度也遇到过乞丐,他们笑眯眯的,英语还说得比较好。我给他一卢比,但他还给了我。他朝我们很友好的摆摆手,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一卢比太少。

  南农:住的地方呢?

  高:印度天气热对穷人活下来有很大好处,他们在路边就能住,没有人抓他。

  南农:生病了怎么办呢?

  高:我反复问NGO人士、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他们告诉我印度基本不存在有病治不了的情况。当然,必须去政府公立医院,虽然条件比较差。他们认为,穷人再穷不会因为穷看不起病而死。他们举了一个特例说,巴基斯坦的农民都涌入印度,跑到印度看病。医院的大门对农民都是敞开的。你来了,只要说没钱,政府都会出钱给你看。

  南农:小孩的教育呢?

  高:印度政府在教育上投入很高,最近承诺未来几年将把教育投入提升到GDP的6%(中国的不足GDP的3%)。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世界上名列第三,而且穷人也都上得起大学,印度知名学府尼赫鲁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仅为200卢比(即不到5美元),义务教育更是完全免费。

  南农:刚才说的是生存,那么发展呢?怎样获得更好的生活?

  高:印度很多服务业都是为贫民考虑的,比如可以开出租车。如果贫民没钱买出租车,可以向政府申请贷款,车的价格也很便宜。其实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他们出租车的外观,就会判断出政府的管理方式,出租车的车牌看上去像是一个小螺丝扭上的塑料牌,汽车挡风玻璃上没有贴什么缴费标志,里程计价表是那种安装在车外面的简陋机械表。这些低成本的管理和服务,让进城贫民能够很快融入城市社会。

  南农:他们的行政管理非常松散?

  高:总体来说,这个国家行政成本非常低,警察很少,交通警察也很少。

  高战简介

  曾任南京大学学生辅导员、中国改革杂志社记者。先后在江苏沭阳、新沂、山东邹平和河北翟城推动成立农村发展协会、老年协会和互助基金会等农民组织建设。目前在江苏北部成立的窑湾镇农村发展协会在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金融互助、乡村戏剧演出和村民卫生保健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4 15:26:00

印度的基尼系数比较中国低,因此没有那么多在国内经常见到的问题

同时印度经济运行的效率却没有中国高

我们为了高校运行的经济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幸好政府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和谐社会的口号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07:46:00

印度没有去过,不过说印度犯罪率低,不信。

看新闻,印度嫁女儿钱少了肯定被鄙视,被虐杀者更加不是少数,这样的好想并不被印度计算为犯罪率阿。

要想说印度的好处,请上天涯国观,著名的印度民主人士楼楼会告诉你更加多,只是基本上经不住网友的推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11:26:00
不同意文章的基本观点

我唯一羡慕印度的是他们的精英教育制度,这个制度虽然严苛,但是支撑了他们的IT产业,是他们成长的动力,著名的info什么的公司,也比中国在海外上市的任何一个企业更有发展的前景。
这是我们中国没有也缺少的。

民主的进程需要时间,我赞同中国今天不能完全民主的做法,民主需要时间,而高效的政府能够更快的实现现代化,虽然有代价,但是为了将来这是值得的。

文章开头提到:印度的官员追求的不是政绩工程,即使国外投资者看到市区很乱,很脏,他们也不会说“搞好点”,因为要搞好就要把穷人赶出城市,他们的官员怕丢失选票。

这就是印度无法达到我们同样增长速度的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11:48:00
另外我很质疑文章的讯息。只提到了想提的片面信息

我才看过一部关于印度的纪录片,印度实行精英教学,他们最好的大学IIT录取比率是世界上最大的60:1。只有几所公立的学校学费是普通大学的几分之一。但是非常的难考。一旦考上了可就是像科举中了状元一般。

印度的大学升学率才7%,政府打算在将来扩大一倍。政府的投入只要是在那些公立的名牌大学身上,一旦考上大学,就可以申请大学贷款,基本上就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了。毕业后更是立马被各大企业抢着去。他们大学的校园很漂亮,竟然还都是一人一间的宿舍。
他们走精英教育走得太远了,而我们走扩招也走得太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5 12:20:00
如果说未来哪个国家来与中国抗衡,那不会是美国,也不会是日本,而是印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