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兄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我不知道绍兴的情形如何,我所在的地方也有这种情况。我分析一下,可能是这样:夜间外地人的三轮车往往是没有牌照的,而城市三轮车的牌照管制(市场准入管制)使得牌照存在租金(我那个城市三轮车牌照黑市价格大概在一万元左右)。但一般城管交通部门不采用拍卖的方式决定由谁来获得牌照,并且做牌照的公开费用很低,仅采取数量限额。那么差额部分成为权力的租金,必然被寻租。
由于夜间无牌照车辆影响到了牌照的“租”,进而影响到了决策部门某些当权者的寻租收入,因而他们会有动机以各种冠冕堂皇或者不那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打击“。
如果是这样,我相信这种“打击”大概是消灭不了夜间黄包车的,夜间打击需要成本,并且不会太小。均衡点是:打击的成本等于牌照的租值差。
当然,可能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绍兴是不是这么回事也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