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26954 151
2012-05-19

65名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学子飞向世界名校


本网讯(记者付晓歌)近日,世界名校纷纷向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学子抛出橄榄枝,65名学生通过国际名校博士或硕士项目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硕士生获全额奖学金比例高达100%。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20112012年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帝国理工、巴黎高商等名校纷纷向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的学子发出录取通知。该班9名硕士和9名本科生获博士项目录取36人次,其中33人次获得全额奖学金;47名试验班本科生获硕士项目录取及奖学金170人次。

近年来,高级研究中心学子在海外完成博士学业后,已经成为各高校或政策机构的教学和科研骨干。据悉,30余名校友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罗彻斯特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任教。也有不少校友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联储堪萨斯分行研究部、英国能源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等重要机构。校友在国外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在《经济研究》等国内权威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许多校友经常返回中心授课讲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在校学生开拓视野。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采用国际规范,培养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理论人才的基地。自创办以来,培养出大量理论和应用型人才,已输送数百名学生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http://news.whu.edu.cn/003/2012-05-18/14064.html


    好多高校常借申请留学的骄人战绩来宣传自己,鄙人觉得这不值一提,充其量是国内学校加工半成品,欧美名校进口我们的半成品之后,再加以改进成为高端产品。我觉得非但不值一提,反而很可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中国稀土行业这样叫嚣,看美国的航天事业多牛,那是我们出口给他们的稀土质量非常棒。之所以敢这样宣传,或许是因为国内的大学教育烂到家了吧,要不,这些学校还敢将这种培养半成品的低等功夫拿出来炫耀吗?!

    更令人可悲的是,国内高校培养的半成品出口到国外,好多都留在国外效力了,投入到这些的学生身上的大把财力,人力,物力直接转化成外国的资产,在这一点上,高校还不如一家出口商,出口商还能赚到些外汇和利润,而高校能得到了什么呢?中国又得到了什么呢?

    不错,每年是有一些留学生回国,但是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比例不到一成,明明是自己人才流失严重(持不同意见的可以网上搜索),明明是冤大头,搞笑的高校们却还在以此炫耀,是愚蠢吗?

   当然这不是偶然,个别现象,好多这种令人不解事情频频在大国上演。这不能简单地归为个人,机构的错。因为理性的个体,机构总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经济学中有一个显示偏好原理,说的是根据理性人的选择和制度约束来判断其偏好,这里我斗胆扩展下,根据理性人的选择和偏好来判定制度约束。如果我上述所说有道理的话,是不是我们的制度约束出了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9 17:30:35
学生开拓视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9 19:45:14
红字评论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9 20:03:48
偏好与约束,这个提得很好。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9 21:23:19
看看~愚见以为,此种事情只观乎个人利益追求,与制度相对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9 21:27:30
楼主一成比例回国的消息从哪里来,今年美国华人economics phd 一多半都回大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