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高校常借申请留学的骄人战绩来宣传自己,鄙人觉得这不值一提,充其量是国内学校加工半成品,欧美名校进口我们的半成品之后,再加以改进成为高端产品。我觉得非但不值一提,反而很可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中国稀土行业这样叫嚣,看美国的航天事业多牛,那是我们出口给他们的稀土质量非常棒。之所以敢这样宣传,或许是因为国内的大学教育烂到家了吧,要不,这些学校还敢将这种培养半成品的低等功夫拿出来炫耀吗?!
更令人可悲的是,国内高校培养的半成品出口到国外,好多都留在国外效力了,投入到这些的学生身上的大把财力,人力,物力直接转化成外国的资产,在这一点上,高校还不如一家出口商,出口商还能赚到些外汇和利润,而高校能得到了什么呢?中国又得到了什么呢?
不错,每年是有一些留学生回国,但是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比例不到一成,明明是自己人才流失严重(持不同意见的可以网上搜索),明明是冤大头,搞笑的高校们却还在以此炫耀,是愚蠢吗?
当然这不是偶然,个别现象,好多这种令人不解事情频频在大国上演。这不能简单地归为个人,机构的错。因为理性的个体,机构总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经济学中有一个显示偏好原理,说的是根据理性人的选择和制度约束来判断其偏好,这里我斗胆扩展下,根据理性人的选择和偏好来判定制度约束。如果我上述所说有道理的话,是不是我们的制度约束出了问题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考研与考博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06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