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超预算财政收入或可作各级党委书记“特支费”
文章提交者:废话一筐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写在2007“两会”开幕之前
明天,一年一度的“两会”就要开幕了,代表们已经云集北京,要审议政府的各项报告。根据过往的经验,代表都喜欢把目光聚焦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来,估计是因为这份报告都是总理作的。总理的官大,自然要凝聚更多的目光,这到也符合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文化。
不过,我到建议代表们应该把目光转移到《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上来,虽然这份报告是财政部长所做,而财政部长的官也比总理小,但我还是坚持要求代表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份报告上。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份报告的数据多,容易分析研究。其次,这份报告主要是说钱的,我对钱兴趣比较浓,看看钱是怎么收的,又是怎么花的,总比打着瞌睡听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有趣得多吧?
要怎么看这份预决算报告呢?嘿嘿,这其实很简单,就象在公司看每年的财务预决算一样。你至少得把前一年的那份《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找出来,重点是看2006年的预算部分。这就基本可以开始对比了。
当然,这还只是最简单的对比分析,因为只对比了同一年财政收支预决算的差异。如果代表们要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就必须要掌握较全面的财务分析方法才行,这说起来比较高深,但要入门也不难。怎么进行较全面的财务分析呢?
就是要做三种分析,1.比率分析:就是算人均、官均,财政收入与GDP之比等等,比率指标很多很多,可以自己任意选取,通过比率分析,你就能发现许多隐藏的现象了。2.历史对比分析:就是把今年的和去年、以及过去N年的数据进行对比,象我刚才的建议,就是把预计和结果对比,你还可以把各年的预计相互对比、各年的结果相互对比,各年的预计和结果交叉对比。相信你能看到更多的隐藏现象。3.横向对比分析:这要麻烦一些,就是把别国的财政收支情况与中国进行对比,这需要世界各国的数据,分析起来要麻烦很多,但这样的比较最有意义,最能确立我国政府财政应该学习的榜样。
以上的介绍,罗嗦了一点,但要为代表们建言,不说点实在的东西不行。下面,我就简单地进行一下历史对比,分析2006年财政收入预决算的差异。看我们能否发现一些隐藏的事实。
先找到《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不难找,是去年的两会文件之一,希望代表们还没有丢进垃圾筐里。其中,关于2006年预算部分,金部长讲了下面的话: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2006年预算的主要指标安排如下:……。汇总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安排,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5423.38亿元,增加3795.4亿元,增长12%;全国财政支出38373.38亿元,增加4665.36亿元,增长13.8% 。”
注意:金部长当时预计:“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5423.38亿元,增加3795.4亿元。”那么,现在的决算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不知道,因为“两会”还没有开,《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我还看不到。不过,我想代表们应该看见了。
要是在开会前一天,代表还没有看见这份报告的话,这会你就甭以代表身份参加了,直接用游客的身份参加好了。所谓审议、审议,就是要先审后议嘛。议,就是开会的时候畅所欲言,而审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得花时间、花精力,查资料、找数据、做计算、定结论,想提案。所以,审,需要预备大量的工作时间。依我看,一个月都不准定够。这里,就带出了一个程序上的问题,就是报告要提前多久交到代表手里才合适?有兴趣的代表也可以把这作为一个提案。
回到预算的财政收入35423.38亿元上来,现在,我们在没有新报告的情况下,通过寻找相关数据,来尝试估计一下2006年国家财政收入决算数据。首先,最重要的税收数据能得到,2006年全国税收总额:“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7636亿元(不含关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收6770亿元,增长21.9%。”哎!还是有点麻烦,因为缺了三项税,不要紧,用往年的数据参考一下。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方网站,却只有《2003年国家财政预算、决算收支》。奇怪!为什么没有2004和2005的呢?工作效率如此低下?应该批评。这可以作为代表的第二个提案了。
2003年,关税:923.13亿;契税:358.05;耕地占用税:89.9。三项合计:1370亿。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经济都发展很快,就算这三项税收到2008能翻一番吧。这样,就大致有2700亿了。于是,2006的总税收就超过4万亿了。而今年的财政收入还应该加上一些费,保守估计,财政收入大致在4.1万亿到4.2万亿之间。就算4.1万亿好了。
就这,也比去年初预计的35423.38多出了5000多亿,预算误差达14.4%,说明预算失准。而金部长当时在2006报告的预算部分,是这样说明预算依据的: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安排12%,一方面是考虑了中央确定的宏观经济预期指标,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各种减收因素。比如,全面取消农业税、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继续调整关税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等政策变化,以及足额安排出口退税和部分行业企业效益可能下滑等。这样的安排是积极稳妥的。”
注意最后他的自夸:“这样的安排是积极稳妥的。”换言之,他认为2006年财政收入能达到35423.38亿,增幅到12%,就已经是积极的目标了。可现在,财政收入居然到了41000亿,增幅达到30%,比金部长积极目标的增幅,还高了一倍半。代表们难道觉得金部长的预测能力也很高吗?你还会相信他今年的财政预算是稳妥的吗?
现在,代表们应该立即做出最重要的提案:冻结这超预算的5000多亿财政收入,并且严格按原预算审查财政支出,只能压缩不能超支。这样,就可以继续提案,把5000亿超收的钱全部返还给全国人民了。如果按人头平均分,则每人也差不多有400元了,三口之家,也就有1200元了,正好够大家补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哈哈!你看算钱就是有意思吧?
有网友非常关注贫困人口,这当然也是对的。毕竟我国还有约3000万贫困人口啊,他们的年收入,不足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线690元,那么这400元/人,也足以让他们中的2500万人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了。
有网友还不满意我采用中国特色的贫困标准来计算贫困人口。OK!我们换用国际标准计算,按一天一人一美圆的国际贫困线计算:中国就大约有1.3亿贫困人口。假设代表们提案:把这超收的5000亿全部平分给这些穷人的话(哎!这样,我可就吃亏了哦),则每人年收入就接近4000元了。大大超过按国际贫困线换算出来的每人年收入3000元。哎!我虽然吃了400元的大亏,可中国一下子,就把贫穷落后的帽子摔进了太平洋,也真值啊。这可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大好机会哦,代表们赶紧写提案吧!谁不同意,谁就是在给社会主义中国抹黑!
你看,我只是做了最简单的历史对比分析,就发现了解决中国贫困人口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你说,如果要认真分析,仔细审议,是不是能发现更多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呢?所以,中国的问题,并不象“学者”们文章里那么玄虚,也不象官员们报告里那么高深。只需要把人民的财富还给人民,问题就解决了。现在,至少应该先把多收的部分还给穷人,则中国的贫困问题就解决了,且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解决!
因此,国民对那些爱民“学者”激地的呐喊应该不屑一顾了,对于那些官员悲情的亲民秀应该感到恶心呕吐了。事实上,中国完全有能力立即解决贫困问题,而不必要让大家等到那遥不可及的明天,也不必让大家去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只需要“取之于民”的税收“用之于民”就好了。对此,中国的官员、“学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代表们!该你们露脸的时间到了,希望大家能选择代表人民,能代表人民先要回那多收的5000亿!
当然,党委为人民服务好辛苦,这5000亿如果作为各级党委书记的“特支费”,我个人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