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5132 3
2007-03-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15 14:42:00
案例无定式,没有标准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0 20:44:00

我这有一例,不知道是否对你有用

三鹿是一个非常优秀并且有着强大民族品牌效应的知名企业,三鹿是令人尊敬的,凭借着自身的奋斗与努力,在多美赞臣、惠氏等世界级品牌林立的中国奶粉市场,三鹿不仅在三四级市场占尽优势,而且也在一二线市场发起强有力的渗透和覆盖。作为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三名。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2007年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有媒体披露,20083月有消费者反映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儿,出现了肾结石与肾衰等病症。可三鹿公司的态度先是失口否认,等多家消费者把出现问题的种种迹象都指向三鹿奶粉的时候,他们还是为了自身利益采取回避、遮掩的方式。等事件委实遮掩不住了,又处于对市场前景的焦虑,急于撇清关系,试图从生产方面证明自身的清白。现在则抛出了不法奶农做挡箭牌,以图与污染事件进行切割。而据财经网消息,该公司的销售代表在6月份就明确获悉奶粉被污染,却并未采取公开的挽救措施,依然照常出售。再据三鹿公司的说法,在81日就知道原奶中被加入了三聚氰胺,并进行了秘密召回。然而,这些信息并没有及时公布,一再延误。对此中隐瞒的缘由,三鹿公司也绝回应。社会道德、社会责任那里去了?三鹿集团受污染奶粉危害婴幼儿健康事件,影响婴儿分布范围较广,截至到2008913日,卫生部公布已经有59例泌尿结石病人,并已经出现1例死亡,其中甘肃最为严重,据估计潜在受害人数达到3万多人,这次奶粉污染在国内的影响迅速升温,很快成为全国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截至2008910日三鹿集团已封存问题奶粉2716吨,收回奶粉8210吨,大约还有700吨奶粉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收回。

思考题:

作为管理者,请从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的角度,分析案例并提出相应措施。

答:作为管理者,应具备足够的管理道德伦理意识,意外危机问题出现应快速正确反应,真诚的态度与新闻媒体沟通,如实传播真实事实,其中包括对企业有利的方面息,和不利的方面;全面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彻底查出问题产品产生的原因,并做好责任认定;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道歉,同时做出合理的赔偿;接受法律的制裁,以尽量减少企业的品牌形象损失,以积极妥当处理方式重新赢得公众信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0 21:07:00

还有一个案例,带思考题分析的

是从别处引用过来的

不知道对你是否有用

联想集团是一家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民营企业,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以市场份额表达自己国际市场地位的高科技企业。联想的发展主要的是得益于它的人才政策和用人之道。联想集团所确定的人才标准是相对于角色的要求而成立的。一个人如果要在企业中负有较高责任的话,那么他必须具备六个标准。(1)与组织有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念标准;(2)对企业的忠诚与牺牲精神;(3)具有审时度势,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4)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组建新的管理班子和队伍;(5)具有团结多数、协调一致的合作能力,(6)孜孜不倦、吐故纳新的学习能力。联想集团的总裁柳传志认为人才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能够自己独立做好一摊事;第二种是能够带领一群人做事;第三种是能够制定战略。公司比较小的时候,更多的需要是第一种人才。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较多的是第二种人才。公司发展到比较大以后,第三种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联想集团在从小到大的发展中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用人是联想集团公司最谨慎和最大胆的决策。联想集团普遍以衡量业绩表现的方法来评价人干得好与不好。联想集团公司逐渐向投资控股公司转变。做成这样的事情需要几个条件,首当其冲的条件是必须有能够带队伍和能够制定战略的人才。否则联想集团的这个战略设计无法实现。几十个能够独挡一面的总经理,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级别的干部不可能靠外来引进,必须自己去培养。这是联想集团的一个跨世纪工程。联想集团在这几年间,通过向社会招聘和直接从大学中招收研究生、本科生,企业人数规模由一百多人增加至四百多人。联想集团今天的年轻的部经理中,90%以上是那个时候进入联想的。从1990年开始一直到1993年,联想集团每年都会在人事安排上有一次变动。这种变动的核心内容是把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推上经理、总经理的岗位,有降职,有的平级调动,有的提升。按普通的联想所说,年年都要大折腾一次。联想集团就是用这种方法考察一调整干部,直到把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调入合适的位置为止。1994年、1995年联想集团连续两年经营业绩大幅上升,一些分公司和事业部高速发展壮大,与这种在用人上的复动作有最直接的关系。

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按照柳传志的比喻,叫作“缝鞋垫”与“做西服”。即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装。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联想集团副总裁杨元庆先生也是1988年到联想集团工作,来之前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杨元庆在联想从推销员做起,大约两年后做一个当时还不很重要的业务部经理,然后调到联想最重要的徽机事业部的总经理。做业务部经理的时候,杨元庆利用与美国惠普公司的业务系潜心学习惠普公司的管理,不仅使自己任职部门的营业额有很好的增长,而且带出一支十分优秀的队伍。在微机事业部,杨元庆带领一群人拼搏,使联想电脑市场份额的两年间获得大的飞跃,1996年更是在中国电脑市场一马当先,脱颖而出,令许多同行业厂家刮目相看。与北京其它一些1979年以后诞生的新型企业相比,联想集团在培养人才上的耐心是少见的。今天能够有三十位年轻的总经理领军作战,这种令人振奋的局面从根本上得益于由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的人才锤炼。联想集团在熟练人才磨炼人才的时候有一个十分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创业的老联想人对企业有着至深的感情和很强的责任心,尽管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退居二线,但他们对那些正在一线的年轻人格外的关注,对他们一言一行都自有评价。这种气氛使得那些希望在联想大有作为的年轻人必须克勤克俭,做事小心。联想不适合那些急于出人头地的人。不做好从缝鞋垫开始的准备,即使来到联想恐怕也很难获得机会。

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二个方法是从赛马中识别好马。在联想看来,最好的认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做事。联想从1990年开始大量提拔使用年轻人。几科每年都会有数十名年青人受到提拔,一直沿用至今。刚开始的时候,多数年轻人一般都在副职的岗位上,由一个资深的联想人担任正职,充当师傅这样的角色。1990年,联想集团一共有十个大的部门,其中三个部门的主任经理由年轻人担任。在这三个部门里,分别有一至两位资格老一些的联想人担任着副主任经理。在另外七个部门,主任经理的职务皆由资格联想人担任,但在他们的身边会有一、二名年轻人担任。联想在1990年的组织结构是总裁室、大部门、大部门下的专业部这样三级。50名干部中有20名左右年轻人。在赛马中识到好马的策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联想当时的情况看,人员的年龄结构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矛盾,那就是出现年龄层。创业一代联想人从人数上说当时约占总人数的40%,平均年龄在46岁以上,年龄最小的也有40岁以上。另外60%是清一色从学校和社会抛出而来,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年龄最大的不超过30岁。实际上从30岁到45岁这个年龄层出现了空白。这种情况它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一是五年之后,也就是当老一代联想人需要退居二线的时候,联想可能会后继乏人,因为年轻的还末成长起来。二是五年之后,50多岁的老一代联想人虽没有退居二线,但计算机界的竞争日新月异,从观念上、从市场竞争上,联想可能会掉队。公司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从90年开始,公司就不断地把年轻人推到前面,一结人派去香港把老的联想人顶替回来。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总经理全部换上年轻人。公司经常不断地与老资格的联想人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征求他们对大量使用年轻人的意见。当时这么做在公司内部的阻力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因为老资格的联想人当时的年龄还允许他们继续担任要职。另一方面确实也有极个别年轻人在担任要职以后出现了贪污和其它方面的问题。在1990、1991年这两年里,关于年轻干部的使用问题,公司遇到的困难是空前的。尽管总裁们在大会、小会上不断地说“小马拉大车”这样的道理,尽管总裁们不断地解释为了即将到来的竞争必须大量提拔年轻人,但是这种声音并不能获得广泛的响应。年轻人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业绩,年轻人行为自律能力还不能取得大家的认可。但公司在用人、选拔人才时始终贯彻这一策略。

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三个方法是训练他们搭班子、协调作战的能力。联想集团一直强调,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是联想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把公司的总经理看作是企业组织的领导人物,那么班子就象是企业的核心堡垒。建好这个堡垒,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总裁柳传志更像一个言传身教的师傅。他会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体会告诉他的部下,也会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大家讨论。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既要能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妥协。坚持原则才能有正气,善于妥协才能保证团结人。没有这两项,事业做不大,联想把一些具有良好可塑性的人才集中到总裁办,这些人中有一线业务部门的总经理,有只能管理部门的总经理。然后凡是总裁室需要决策的项目都会集中拿到办讨论,柳传志把这样议事方式的目的阐述得十分清楚。他认为总裁办这些成员将来极有可能要管理整个公司,现在提前的把大家捏合在一起碰事议事,彼此脾气禀性和价值观逐步融合,逐渐形式一个团结坚强的班子才有可能。

联想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包括很多的问题需解决,但没有什么事情比培训人更为重要的。身于联想的年轻人很幸运,因为自觉自愿去做百年树人这样事情的企业是非常难得的。每一个联想人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持久繁荣兴旺,这与他们个个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企业的持久繁荣需要人才,需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联想工作的年轻人必须学会妥协,这是一种要求。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应该做到善于妥协。妥协准确的说是容纳别人委屈自已。一个要做一番事业的人必须有这样一种境界。在联想,确有一些年轻干部才华横溢,但不会妥协,与人合作的界面关系不好。公司会对这样的干部不失时机加一些委屈训练。

思考题:

1.联想集团在管理人员选聘上,主要采取:A 内升制 B 外求制 C 内升制与外求制相结合   D 组织推荐加考核

2. 联想集团认为人才有三种类型:(1)能独立作好一摊事(2)带领一群人做事(3)能够制定战略,这三种类型人才分别反映他们有较强的:A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B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C 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D 人才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对其能力要求是一致的

3. 联想集团提出了人才所具备的六条标准,这反映出:A人才的标准在客观上有一个固定的模式B 人才标准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 确定标准是必要的,但不是固定模式,要注意因地因时,因人制宜D 组织的内部环境不同,没有必要提出统一的标准

4.联想集团的人才培养“缝鞋垫”到“做西服”的方法说明:A 人才培养只能慢慢来,不急于求成B 人才培养必须从基层做起,各种工作都要干一干C 不会做小事,就做不成大事

D 人才培养,不但要有理论,更要注意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5. 联想的做法启示合理的领导班子,要十分注意:A 强强联合,集中企业中能力最强的人组合B 突出强调老、中、青三结合C 突出强调集中各类专业人员D 突出强调团结协作,个性互补

参考答案:1.A 2.A 3.C 4.D 5.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