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495 4
2005-03-18


“穷人的经济学”不应是被遗忘的角落

  ●吴麟(中国青年报 20050317)

  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三农"问题时,温家宝总理运用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汇---"穷人的经济学"。不过,这并非温总理的原创,它是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

  舒尔茨曾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纵观舒氏的治学生涯,他确实也是以此为己任,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投身到农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他于1964年出版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融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于一体,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观点新颖、独树一帜,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像舒尔茨这样终身致力于农业经济研究、倾听"穷人的声音"的经济学家似乎不多。我们更容易听到的是一些偏离绝大多数人立场的言论,如"堵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小康的标志是拥有第二套住房"、"税收不能'杀富济贫'"、"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拥有轿车和别墅"、"房地产'泡沫'无碍经济的发展"等等。以上这些言论虽"掷地有声",但对我辈普通百姓来说,实在是匪夷所思。因此坊间才会热议"靠什么保障经济学家的良心"、"我为什么不相信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的屁股和脑袋"、"经济圈歌舞升平不寻常"等,一系列探讨经济学家的专业高度和道德高度的话题。

  此外,我国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引入上也存有偏见。如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强调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对促成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达到和谐状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最近有学者指出,它遭受了"我国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流经济学(家)有意无意的冷遇"。

  所有这些,难免让笔者感觉,以往"穷人的经济学"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过,该是这一现象消失的时候了。因为否认富人的成就和贡献的经济学固然是危险的,但遗忘和漠视穷人的自由和权利的经济学更加危险。《穷人的经济学》一书中曾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因为必然会出现消费断档:穷人消费不起,富人所有的消费需求都已经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将会因消费需求不足而趋向疲软。在这次的答记者问中,温总理也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如何才能让"穷人的经济学"走出被遗忘的尴尬?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我们期望经济学家们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愿意去倾听穷人声音,能直面公正、贫穷和协调发展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他们应当致力于推动整个社会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真正的经济学家难以"遍地开花"。所以,对于那些只为特定利益集团发言的经济学人,政策制定者、传媒和公众,都应常怀警惕之心,不能盲目追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20 13:50:00
不敢高问一句,中国能有几个经济学家能像舒尔茨,有的只是一相情愿的闭门造车,有的也只是追求自己的物质需求!在这种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能有几人是高风亮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7 21:53:00

有道理,我们和发达国家差的不仅仅是硬件,软件的落后更让人担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 19:35:00

的确,中国大陆太缺乏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了

归根结底跟中国的政治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报喜不报忧”,也是“经济学家”无奈之中的均衡选择。

能出来一个杨小凯也是很不容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2 00:22:50
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