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舍生取义,还是唯利是图的经济学困局 or 困境?
经济学本质上是谈利的学问。它的特性就是探讨有关利益最大化议题。经过百年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发现这门科学存在诸多缺陷,他们就通过社会责任,福利,慈善等等弥补经济学实践的不足。
在东西方经济实践比较上看,西方经济学是重利的。经济学的社会责任只是对西方重利的一种补充。这种附属于法律道德的责任,是一种最低的社会道德责任底线。
在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中,利从来都是处在从属地位的。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荀子曰: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中国文化,非常讲义! 中国的义,有情义和侠义等。 情义,如父子,兄弟等等。侠义,社会的公正公平公开,保护弱者等等。西方是没有“义”的,只有“利”的。英文翻译也找不到“义”的概念。李小龙能在西方热中持续发酵,是因为“义”为西方大众所敬仰。
正因为西方文化里没有义,西方在法律上注重了对重利缺陷的立法,纠正利欲熏心。反而,中国自认为礼仪之邦,有情有义,在制定法律时,过多体现了无情无义!以至于父母对小孩太重义,而孩子长大后于很多对父母不义!然而,香港的法律;就把义融入其中,孩子养老,可以免个税!等等。中国法制建设及家庭内部管理时重义,没有晓利;重利时,又忽略了义!最简单的例子,兄弟间借款,从来没有付利息的概念。企业为了利益,而不顾民生,什么毒奶粉,造假等等。医院救死扶伤是最大的义,现在是危重病没钱也没有医院收治。
绵阳紫荆中学事件,虽然绵阳ZF招商60亿,拆了200万元的援助校舍,ZF却异地重建了7000万元的校舍。地方认为有理。香港ZF和市民认为,香港的捐款在地震救灾时期是救失校孩童于危难之时。地方时过境迁,见利忘义。对救助事件于不义,所以被要求收回捐款!
利和义,是一个矛盾体。大则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肯定需要平衡利和义的矛盾!否则社会肯定出大问题!小则家庭和个人关系,也需要处理好利和义的对立统一问题,无情无义一定被你的生活环境唾弃;如果有义无利,你老婆一定骂你窝囊废!
为什么说舍生取义,应该是人类重要的价值观!
在古代,人类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相互协助是能够乃以生存的条件。要知道,狼要组成群才能在动物世界求生,何况人类自称是智慧动物,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发达。好像每个人不在需要相互依存了。其实,面对自然灾害,人类非常渺小。社会的发达,每个个体在整个社会系统里微不足道,在社会体系里面,相互依存仍然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类相互依存,相互协助不能没有义!
其实中国历史上对名利追求的,他们的第一诉求是光宗耀祖,福荫一方。现在的所谓团队建设,其实是对外讲利,对内要义字当头。
打天下的前辈,靠的是义。为民族利益,深明大义,英勇就义!国民党当时想的就是利。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利最大的敌人,不是义。而是自私自利! 现在很多问题在于有一大批人是极端的自私自利!这肯定是于大多数人于不义的。这也是当前社会最大的敌人!极端自私自利累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影响到大多数甚至导致社会的崩溃!义必将毁灭极端自私自利,同时殃及其他。 维系社会的,如果蔑视义将是一种极端错误!
家庭讲义时,要分清利。社会讲利时,不能忘义!国家制定公共政策不能无情无义。外交上,利益当头要注意利在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