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竞争对手研究报告 2009年底,全国共建设423个风电场,总容量达2268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2.6%。实力强的几家整机制造商都陆续在江苏省进行了产业布局。在江苏省大丰县的3块风电场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并分别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龙源电力和华电国际获得,大唐国际、广东核电和华润电力等国有企业还在争抢其余的11块风电场。
中国机电数据网 http://www.86mdo.com
(1)风电场开发形式及定价
风电场的开发主要由两种形式:特许权招标和地方ZF审核的非特许权招标项目。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共进行了5次风电特许权招标,2009年又进行了内蒙古525万千瓦的重大项目招标。
2009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制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通知》规定,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制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四类资源区风电标杆电价水平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今后新建陆上风电项目,统一执行所在风能资源区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今后根据建设进程另行制定。
此次标杆电价的确立激励风电企业不断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国有电力集团对风电行业的垄断,民间资本进入风电行业。
(2)风电场运营商盈利空间
目前我国风电已经实施并网,在目前的风机成本下,我国大型风电发电企业的风电平均成本约为0.35~0.40元/千瓦时,而风电电价在0.51~0.61元/千瓦时,大部分风电场能实现盈利。
假设风电场的规模为100万千瓦,运营的时间为20年,风机价格采用2009年5月内蒙古525万千瓦招标的除税平均价格4500元/千瓦,按照0.51元/千瓦时的电价,年平均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为2700小时,我们假设采购风机的成本为风电场20年中总成本的70%。据此进行测算,可以计算得内部收益率IRR为6%左右。
内容来自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风电场的盈利空间将存在于管理能力提升带来的年满负荷利用小时数增加和风机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下降。因此,未来随着风机供需状况的改善,风电场较强的议价能力将得以体现,风机的价格将继续下降,风电场的盈利水平将在未来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