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一个概念。
时间不一致性是一种博弈行为。我举个例子。
假设政府要选择一种货币供给方案。
A,低货币供给,政策目标:降低通货膨胀
B,高货币供给,政策目标:降低失业率
假设制订者选择A,实行紧缩的政策,那么企业意识到这种政策,则降低工资率。一旦企业降低了工资,就意味着提高了失业率,虽然可以降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这时,制订者意识到A并不是最优的,就有可能选择B。在企业不提供工资率的情况下,这样可以达到降低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的双重效果。
而企业正式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欺骗行为,在制定者选择A的时候,就不会降低工资率,因为他一旦降低工资率,他将会非常的被动。
具体,你可以画一个支付矩阵。就明白了。
时滞的发生主要是政府对于当前经济状况的判断,比如当前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但是很难得知这种扰动是长期的,但是暂时的。如果是长期的,在执行政策以后,就能够起到抑止流动性的作用,但是如果是暂时的,从制定到执行政策的时间,经济可能会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这个时滞就会加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