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86 6
2007-03-09

http://www.sina.com.cn 20070225 10:14 南方都市报

  张五常已经是主流经济学家的一面旗帜。最近他又高呼所谓中国贫富分化过大之说是“胡说八道”,是世界银行和“很多好事之徒给作出来的”。接着他就具体举出了例证,证明失业下岗的大多是活该:“很多人不是被老板炒鱿鱼,而是他自己炒老板鱿鱼。一家公司每年只有20%工人流失就是很好的了。我的一个朋友在东莞开厂,软件企业,一年会有50%的工人流失。”“假如一个人真的想要找工作的话,你找到一个月600块钱一份工是没有问题的。你去东莞找,马上就有。”

  主流经济学家已是既得利益集团代言人。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张五常的朋友在东莞开公司,希望给工人600元的工资。工人一半跑了。张五常义愤了:放着600元不要,还有脸喊穷!他的这种经济学理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哥们儿拉夫呢。

  张五常口口声声市场经济,从亚当·斯密、弗里德曼,一直讲到邓小平。归根到底一句话:“你想要社会有进步,一定要鼓励每个人发挥个人所长。”那么,我们就从这句话所揭示的理论讲起,帮助张五常理解一下,为什么那么多工人不愿意领他开的600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对所谓“鼓励每个人发挥个人所长”的市场经济制度有一段精彩的归纳:当一个人能从其经济活动中获得的“个人回报率”接近社会从同一活动中获得的“社会回报率”时,经济运行才最有效率。当“个人回报率”远低于“社会回报率”时,个人就不会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了,个人的闲暇时间也就升值了。把话说得再白一些,当一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时,他能立即从这种贡献中按正当比例分得“红利”,那么在利益的激发下,许多人都会争先恐后地造福于社会。如果取消这种红利,或者只奖赏很小的红利,和其对社会的贡献远不成比例,人们就宁愿闲着不干事。

  这一理论,其实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所拥抱。他们认为企业家创业不容易,必须从他们的贡献中分得红利,否则就无法鼓励最优秀的人来当企业家。对此,我完全拥护。但是,下面就是我和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的分歧。主流经济学家们,认为企业家改变了中国,小民百姓多属于每月薪水600元的跟从者。所谓“个人回报率”接近“社会回报率”的理论,只对企业家适用,对小民百姓则不适用。我则认为,同一理论,对任何人都适用。工人为什么从工厂跑掉?为什么日本、美国工厂里的工人不跑?因为在人家那里,工人到工厂上班,他们从中获得的“个人回报”和“社会回报”接近。中国工人上班如果拿600元的月薪的话,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根本无法照顾家庭。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得到的“个人回报”,和他们所创造的“社会回报”(即对社会的贡献)相距太远,所以人家才会跑掉。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张五常这位自称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真搞不懂吗?

  张五常还说:“北京有很多智囊……要搞什么福利制度,搞三搞四,又搞什么最低工资,还有什么反垄断法。”那么请问,现在哪个发达国家没有福利制度?没有最低工资标准?没有反垄断法?以美国这个没有全民医疗保险,福利最少,最讲究自由竞争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其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医疗保健(Medicare),医疗补助(Medicaid)这三大“福利”,就占去了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36%,达到1.2万亿美元,与中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已经相距不远。相比之下,在伊战打得正酣,军费猛增之时,国防开支才占政府财政的20%。最近众议院以315116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法案,要求在两年内把最低工资从每小时5.15美元提高到7.25美元。再看看反垄断法,从比尔·盖茨到希望互相就奖学金问题达成协议的大学,都要受之约束,接受调查。如果没有反垄断法,如果市场被几个像张五常那些只肯给工人600元月薪的朋友所垄断,还怎么自由竞争?

  看看中国近1/4世纪的经济起飞:中国的财富翻了几倍,靠的是劳工们辛辛苦苦制造的衣服、鞋袜玩具……但是,我们并没有造就世界一流的企业,没有世界一流的名牌。这说明,目前中国的经济成就,主要是劳工的血汗成就,不是企业家的创意成就。否则就无法解释这么大一个经济体没有世界一流企业的现象。但是,这些为中国的经济奇迹立下首功的劳工们,“个人回报率”太低,权利太缺乏保障。这是中国当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在《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和《草根才是主流》两书中反复强调: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最终不能靠几个暴发户,而必须靠保证普通百姓的基本权利,使他们能够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正当的回报。中国的经济起飞起点低,刚刚从饥饿中幸存下来的老百姓,对“个人回报”的要求并不高。他们愿意拿比别人更低的工资而更努力地工作。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上搭了他们这种工作伦理的便车。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谁也不能永远坐车不花钱。中国的百姓看到了身边的变化,看到了社会积累的财富。他们开始寻求自己正当的回报。像张五常这样的老爷们,该给自己的车夫付钱了!(作者系旅美学者)

  [作者:薛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9 12:3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9 13:43:00

证明失业下岗的大多是活该:“……

看来我的“农民穷活该”还是很受人尊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9 13:51:00

张五常就是极端市场论的代言人,整个主流经济学对自由竞争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必定不断产生张五常这样的经济学家。但是真正能说明自由市场不总是有效的文章在国内是发表不了的,都是一帮说不得的人。

+++++++++++++++

(三)供求关系中的四个维度

我们对供求关系的认识是不完备的,真正的供求关系种包含四个维度:供求竞争关系、供求数量关系、供求时间关系和供求反应关系。真正的供求平衡是指这四个方面都平衡,而非仅仅是供给数量欲需求数量的平衡。供求规律的调节作用只有在这四种关系都不太失衡时才能正常发挥出来,否则其作用递减,以至无效。

竞争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卖方内部竞争、卖方内部竞争、买卖双方间的竞争,商品的价格是由买卖双方间的竞争决定的,而卖方内部竞争和卖方内部竞争只是决定价格的基础。经典理论都不约而同地只分析了卖方内部竞争,并认为这种竞争决定价格,这是值得商榷的。依竞争机制的三个方面,供求关系实际有四个维度,它们分别是:

A、供求竞争关系。供求竞争关系是指供求双方的竞争力度关系。只有交易双方的竞争力度相等时实际价格才正好趋于平均价格,否则不是。竞争力度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形态的方面,一是规模的方面。在形态方面,主要是考虑参与的个体数量,个体数量多的一方竞争力度大——即竞争激烈些,反之竞争平和些;在规模上主要考虑买卖双方的实力,如财力、政治地位等,实力大的一方竞争激烈程度小,实力小的一方竞争激烈程度大。显然,个人和小企业等用户是没有资格与移动、联通、微软、武钢等大型卖家谈价的,他们的实力太小,在交易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在这种关系中,如果双方的竞争力度相等,则价格会正好向平均价格趋动;如果一方的竞争力度大,另一方的竞争的力度小,那么价格就会向有利于竞争的力度小的一方发展。比如手机是卖方数量少,其竞争力度小,此时如果平均价格为10,则交换价格的波动中心会高于10,从而对卖方有利。当卖方(厂家)个体的数量多,而买方个体的数量少,则结果是交易价格低于平均价格。这导致很多不均衡,如在资本家与工人间,由于工人的数量太多,竞争力度要大得多,所以工人的工资总是趋于偏低,最终消费不足,出现马克思说相对生产过剩。一些经济学家总是反对最低工资制度,认为那是对自由市场的干预,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看到主流理论本身的缺陷所致。再如甲部门的买卖双方竞争力度差比乙部门大(都是厂家的竞争力度小),那么,虽然两部门的利润都高于平均利润,但是甲部门的利润率和工资等将比乙部门更高,这样一来,这两部门间将出现不均衡。农业是卖方的竞争力度大(买方是收购所),所以粮价总是不利于农民;医疗、教育、电力、自来水等都是买方的竞争力度大,价格对买方不利。我国学者总是说我国的医疗、教育、电力、自来水等价格奇高是政府垄断的结果,这不完全正确。在没有另一个强大机制(如政府、道德、信仰)的抑制下,完全自由市场中的医疗、教育、电力、自来水等价格同样会奇高。过细分析一下美国这方面的市场就会有这个结论。在当今我国政府不是美国政府,他们总是膀大款,很少为弱者说话,没有尽到平衡系统的职责。但是这不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就一定不好。政府是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的,关键是他怎么做。要使政府能做得更好首先要有更好得理论来指导他们得行为。

总之,裁判也是且必定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如果因为裁判做的不好而说不要裁判,那是行不通的。没有强大而健全的干预市场的机制——政治、法律、道德和信仰等,自由的竞争市场一定会天下大乱。是政治、法律、道德和信仰这些机制使得科斯的小牛和大牛有同等的角斗实力的。政治、法律、道德和信仰要做得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理论将问题说清楚,如果我们总是抱残守缺,而不力图修善理论本身,有问题就指责政府,对经济学的发展十分不利。

一个极端例子我们得注意。通常认为卖方数量太少的行业就是垄断行业,这可能不正确,因为此时如果买方也只有一两家,那么该行业就不是垄断了。许多科研企业就是这样的,其成果是独一无二,但是买方也是独一无二的,此时如果买方的财力和地位也很强大,且特别自私,那么科研企业将血本无归。科研企业经常血本无归还在于另一失衡,那就是买方的实力太小,买不起。可见垄断利润是以竞争力度失衡又不太失衡为前提的,买卖双方的竞争力度太失衡时垄断利润很可能是负的。所以对垄断的定义应从竞争力度是否均衡这个角度来定义,一旦我们这么做了,那我们就可以对垄断进行量化描述,如一级垄断、二级垄断、三级垄断。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划分: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是经典所说的垄断,而买方垄断则是经典极少没看见的。农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卖商品的个体多,买商品的个体少,是典型的买方垄断,所以价格对卖方不利。我们在分析我国农业问题是就很少考虑这一点,在分析工资问题时很少考虑这一点,从而不能从经济学原理上说明要补农,要实行最低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9 14:03:00
張五常並不是自由市場代言人,他最喜歡的制度是按考試分配。不了解就不要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9 14:48:00
到是第一次听说按考试分配,不知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