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6-3 07:32:44
学术腐败,根深蒂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7:46:35
赞成。
然后现在的博导都不愿意招学生,自己做研究就行了。
没有办法的博导不得不招学生的,也不指导,指导出来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就百般阻扰学生做研究,让学生自生自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08:50
感觉中国95%以上的论文,还没有复杂到需要两个人合作的地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12:40
有一定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27:32
如果不是合作发表文章,那么研究生、博士发文章太难了基本就不大可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40:35
文科类的论文实在是没有合作的必要,理工类的就不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41:54
大树从根部腐烂了
修补已无济于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44:04
引来了口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47:12
课题、文章都独著就好了。课题、文也不再有包工头了。但行不通呀,这与降房价一样难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51:08
反对不了的~国家腐败都不能解决,何况学术腐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52:49
到底有必要合作吗?背后的事情估计大家都多少知道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8:56:51
这个可以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10:51
不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11:39
这个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20:19
经济学鼻祖早就讲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人数理基础比较好,可以做模型,一个人计量学的好,可以做模型,没什么不好的。这个办法可能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博士之间、硕士之间的合作还是要鼓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22:53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25:21
实际上很牛的结果都需要合作的,自己一个人很难做出很牛的结果!除非自身就是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26:09
哈哈,那多少领导要拿不到学位、多少副教授就评不上副教授也博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29:08
独著也不是包治百病,关键不在于几人发文,问题症结在于评价的这种体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33:38
害群之马是有,但有点矫枉过正了。国内的科研环境大家都懂,根源不在合作发表论文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37:55
jianggenghua 发表于 2012-6-2 14:02
几个人干活肯定要比一个人快,各自做各自最擅长的,这样,肯定要比一个人快很多。还有就像老师出个题目,学 ...
有理,老师提供思想,学生做工作,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也是导师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的过程;
在比如我们组里,有的人善于做分析,有的人善于写文字,有的人善于做实验,有的人善于挖掘新思想,分工合作是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只能独著,就扼杀这些合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9:54:53
如果是垃圾的话无所谓多少作者了.有价值的文章就要从对价值的贡献来决定作者,包括从论文的选题到最后完成整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01:03
不太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01:23
这是“马太效应”的结果,很奇怪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07:55
那不然,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部,要熬多少年啊! 愁啊愁,白了少年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19:18
不看文章数量,看文章质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22:49
dynare301 发表于 2012-6-2 13:57
感觉中国95%以上的论文,还没有复杂到需要两个人合作的地步
并不一定复杂才需要合作。几个人各出所长吧。很多合作者都有出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40:25
是的 支持楼主的观点  不过要在现实中实现很难的   因为别人会告诉你 要讲究合作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40:53
提倡是个好事,但是要有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10:43:16
这个不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