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生: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2012年6月1日10:54 雅虎资讯
我要参与(7)
对于张铁生来说,成为“白卷英雄”纯属意外。
1968年10月,张铁生从兴城县初中毕业后,来到本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落户。凭借一向突出的表现,张铁生当上了生产队小队长,也赢得了 1973年这次参加大学招生文化考试的机会。这也是“文革”期间唯一的一次高考。然而,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整张试卷题张铁生只会做3道小题,其余一片 空白。最后成绩一公布: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
然而,白卷(事实上并非白卷)或者低分,并不足以让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真正原因在于他在理化试卷背面写的那封“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 信”。信中,张铁生诉说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不忍心放弃生产”而复习,虽然考得不大好,但他“没有为此而 耽误集体的工作”;他坦白说,“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 考虑为盼!”
张铁生这一举动,竟真起到了效果。凭着这封信,他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就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他不但成功被优先录取,还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他压根没想到这背后的复杂局面,欣然接受了命运的“眷顾”。
然而,文革结束后,“英雄”张铁生立即从一个极端跌到了另一个极端。1983年3月,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ZF 罪”等罪状,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15年的铁窗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熬过的事情。所有人都以为,张 铁生的传奇将从此永远画上句号。
不可思议的是,1991年出狱的张铁生伴随时代激烈的发展与演变,20年内完成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嬗变,并再一次站到了时代的前端:2012 年5月17日,证监会发布禾丰牧业的招股说明书。其中显示第五大自然人股东为张铁生!张持有公司3200多万股,若顺利上市身家恐将超3亿!报道一出,举 国震惊——“4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时代造就和抛弃的英雄,如今又赶上了时代!”
惊诧传奇的同时,有一点必须明确:这里的“白卷英雄”和“亿万富翁”,必须打引号。因为严格来说,张铁生目前尚不是亿万富翁,只是极有可能因其持股 公司上市,而一跃成为亿万富翁;至于“白卷英雄”,则只是一枚被精心打造出来的政治棋子,一个在荒谬时代裹挟下形成的荒诞泡影。
(责任编辑:黄为军)
»
国内»正文
张铁生:一枚精心打造的政治棋子2012年6月1日10:54 雅虎资讯
我要参与(7)
现在回头再去看张铁生写在试卷背后的那封信,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一个下乡知青无奈荒废了学业,又不甘放弃大学梦,所以希望“领导”能够 “照顾”一下自己而已。正如张铁生自己所说:“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 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然而,正是样一封简单的诉苦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却足以成为一枚无坚不摧的政治武器。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知道张铁生交白卷并写信的事情后,称张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
他将张铁生试卷背面的信作了删改,指示《辽宁日报》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 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紧接着,《红旗》杂志等也纷纷转载,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 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春桥说这是“反攻倒算”,江青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
“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张铁生随即被接见、破格录取上学、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张铁生可谓“红得发紫”,他频繁参加社会 活动,四处作报告、发表文章,不遗余力地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为“四人帮”大造舆论,已然成为江青集团的马前卒,被绑在“四人帮”的战车上,再也无法左右自 己。
在江青等人的,张铁生与其说是“白卷英雄”,不如说是一个被有意打造出来的完美“造反榜样”,他充当了“四人帮”冲击1973年恢复的高考制度的工 具。“文革”中那唯一一次“高考”,最终被批为“资产阶级利用文化考查,乘机塞进旧高考的那一套,妄图破坏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白卷英雄”引发全国掀 起对文化考查的批判,“招生进行文化考试”如昙花一现,又成往事。
当荒诞的时代不再,这个由荒诞时代造就的荒诞“英雄”,便注定只能像气泡一样,啪的一声,破碎。于是有了从“英雄”到囚徒的命运。
(责任编辑:黄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