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994 2
2012-06-03
(一)
朋友探亲回来带回来一些新鲜事,农民兄弟们的多种经营搞得热火朝天,各家的挣钱路子各有不同,人们都在忙自己的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几乎没有多少人再关心村干部们在干什么了,只是受到伤害的时候才会想起去见村干部。
  朋友的家乡在一座中等城市的近郊。距省会也不算太远。乡亲们大都已经失去了土地,多以经商,传统加工业、占地工身份到企业上班、托关系到一些好点的单位做些保安等一般工作。
  市郊的农村也还是农村生活,各家小院,男人挣钱养家,女人做家务捎带扎堆闲聊。对村干部的情况只知道谁是村主任,书记,谁是委员。至于是村委会委员还是支委会委员就说不太清楚了。
  说到其中的原因,朋友说起了村两委换届选举的事情。“这样的选举就是明码标价公开的交易,谁有钱才有资格参加竞选;”朋友很无奈的甩出一句。
  据朋友介绍,他们村的两委选举大都是很讲究的,提前半个月大喇叭里通知大家,候选人名单也是在大喇叭里知道的,村民投票选举前两天各家就会收到数目不等的钱。收到两千两百二十元的都是党员,收到一千零二十元的就是普通村民。
  原来这里面的名堂是这样的,报名竞选村支书的就要事前给每位党员送上一千元,想当支委的给每位党员要送上二百元。报名竞选村委会主任的就要每家送上一千元,竞选村委的就要每家送上二十元。谁家收了谁的钱就会投谁的票,很讲信用。这其中主要由组织者监督无记名投票过程。另外,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大多数人对谁当村干部并不关心,只要平时没有结下梁子一般是会送个顺水人情的。
  朋友说:“想当村干部的大都是与当地党政官员、企业高管建立了默契的人物,一般不会因为一般的事情惹乡亲们,来钱的路子主要不在村里;”
  据朋友听村里的人说,当上几年村主任、村支书家财就不止几百万了,比干什么生意都挣钱。这其中的道理也不复杂,卖地的钱干部们说是多少就是多少,谁也不可能从买家那里听到不同的价格;村里基础建设,干部说花了多少钱就是多少,村民们一向也懒得再打听叫真;集体的财产承包给谁?什么价格?人们早已经不想再过问了;上面的财政拨款任由干部们说个数字,该分给谁两委讨论个意见大喇叭里告知一下就过去了。
  据朋友说,以往也有人因为种粮补贴、困难救济等事情给村里叫过真,结果是告到哪里都没有用,人家是一家人似的口径都一样,久而久之就没人再为此劳神费心得罪人了。
  朋友在村民中也听到了一些议论:比起远离城里的村镇来说,我们这里已经算是不错了;有的村民怀疑这是干部们搞得思想工作,也有的村民怀疑这是有人在巴结干部们。但想起以往有人为此吃了大亏,就谁也不肯再出这个头,说说这些事了。也有一些不够安分守己的,不过从来不明着做。哪天哪位村干部带着伤出门办事,或者几天不见人影,好像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谁也不会乱说。
  以往朋友们也没有少听到农村里的这些新鲜事,只是价码涨的这么快,着实也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每当听到这类的消息,朋友们想的更多的倒是这样的环境乡亲们能安居吗?未来的农村经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样的村干部与过往的“村长大人”有什么两样?
  为农民兄弟们分忧,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担忧是朋友们想的最多的事。

(二)
  朋友中间大都是一些没有不良嗜好的人,闲暇时间其中的一些朋友常到距市区30多公里处的泄洪河道垂钓,不仅有修身养性的好处,还常会获得一些野生新鲜的鱼获。
  十几年前,这条泄洪河道被附近的农村开发成了挖沙场,后经防汛机关多年制止,这里的人不敢再此挖沙了。时间长了,这里形成了数百亩水面的大水塘,加之上游有多处人工鱼塘,每逢汛期就会逃生一些鱼虾顺水停留在这个大水塘里,久而久之,这个水塘里的留住了许多各类鱼虾鳖,成为了理想的天然钓场。
  五六年前,附近村里的村主任以每年五万元的价格将水塘承包给了几个外乡人。于是这几个人就开始在此添置了渔船,电网等捕捞工具。起初,由于那几个人自知承包协议难以获得法律支持,人们来此垂钓还不受影响,后来,这几个人见每年的鱼获都不少,而且不用投资鱼苗,可谓一本万利。为了长期霸占这处鱼塘开始了与垂钓者的发生冲突,以致经常有人为此受伤,官司经常打到乡政府那里。
  据当地的老乡介绍:“这几个人是村主任请来的合伙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承包协议,而是借承包之名霸占这个水塘。由于有上游源源不断顺水而下的鱼虾进入水塘,每年捕捞获利几十万元,所为五万元的承包费其实就是村主任的分成,乡里也有人经常来这里一起吃吃喝喝,像是合伙人。
  为了提高产量,这几个人不仅将下游的出水口完全堵上了,还每年垫高下游路面,拦水扩大水塘面积。几年下来,水面扩大了数倍,水塘边的数百亩良田逐渐被淹没。失去土地的乡亲们多次上访乡里、县里、市里,始终没有人理睬,几位年龄大一些的老人还为此一气病倒,相继离去了;”
  听了乡亲们的介绍,几位朋友决定帮助失地的村民打官司,争取恢复土地,获得补偿,并帮助起草了上诉材料,指点了上诉程序和诉求要点。两年之后,据说这些失地乡亲们仍然没有获得诉求。
  一年前的深秋,几位朋友又去那里垂钓,发现水面上飘起了许多垂死挣扎的鱼,几位承包人有的在划着船捞死鱼,有的负责装车运往集市上销售,一位从事法医工作的朋友感觉事态严重。于是就取回了些水样带回单位化验,结果是在几位朋友到达的数小时前,已经有人通过入水口倾入了大量神经性毒药,致使水塘里的鱼神经系统被麻痹,导致呼吸不畅大量死亡。
  据朋友介绍,这样的鱼被人食入之后也会引起相应的反应,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后果会更严重。后经详细了解,这几个人在一周的时间里通过投毒收获了数千斤鱼,全部运往市场销售了。
  为了制止这一严重违法的行为,几位朋友联名通过市长信箱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建议启动司法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事后,朋友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这一案件的追踪,但因司法机关没有接到消费者的投诉,也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无法立案,致使案件不了了之。
  一个月后,几位不愿意放弃的朋友再次前往水塘查看情况,发现水塘里的船没有了,岸边的小屋也没有人了,这里也没有了往日的垂钓者,岸边上却树立起了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近期有大量不明原因死鱼出现,捕捞垂钓者责任自负”。又经询问乡亲们得知,几位承包人不知去向,村主任不承认有承包行为,并和乡里来的几个人在酒店里开了一个会之后就没人再提这事了。
  至此,这起恶意投毒捕捞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除了这起案件中间存在的严重违法问题之外,村委会的管理职能,与乡民们的关系问题,各级官员与村委会工作关系之外的关系问题,都令人对眼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无担忧,为农村的法制建设存在的严重缺课问题,村委会的作用等问题深感惆怅。
  为了每年的五万块钱的黑色收入,损失了数百亩优良农田,不惜采取极端手段获利,不顾村民们的生计安全,这样的状况怎么能够保证农村的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三)
  周末闲暇,朋友几位凑到一起闲聊了起来。一位朋友迫不及待的说起了前阵子出差的所见所闻。整个一个下午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全是这位在倾泻见闻情绪。
  原来,前段时间,单位安排朋友哥仨前往北方一座省会城市出差办事,哥仨中只有一位小的时候在这座城市生活过两年,其余两位还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哥仨两个半瞎子。
  下了火车后,三位赶紧打听要去的地方奔几路公交,得到的答复是十几年前有一路公交开往那个地方,这几年不知什么原因这路公交不再往那个地方去了,于是三位决定打的赶过去。可是连续招呼到几辆出租,师傅们一听要去的地方忙不迭的边摇头边留下一句话“不去。给多少钱都不去”声音未落车子已经开走了。
  无奈中三位只能拿着工作证找到一位交警帮忙拦下一辆出租,这位五大三粗的的哥见是交警的朋友,只好郁闷的应承了拉活。一路上的哥至少三次提醒哥仨:“准备好零钱,把你们几位送到那我就得赶快走;”朋友几次探寻原委,的哥只是讳莫如深的一脸苦笑算是礼貌的回避了。到了要去的地方,的哥一看是派出所,心理的紧张才算缓解了一些。
  办完了正事之后,朋友将一路的感受倒了出来,派出所的朋友也很坦率,一五一十的解答了朋友的疑惑。
  原来,十几年前,这里的一位副市长牵头立项,在当地搞了一个钢铁厂项目,征用了当地数百亩土地,答应钢厂建成之后优先安排占地农民进厂做工。后来由于原计划的投资不能顺利到位,工期拖得太长,银行也不愿意再提供贷款,加上附近原来已经有两家民企大钢厂了,上面决定将这座钢厂的在建项目转让出去,主抓这个项目的副市长也调往省里工作了。
  就这样,半拉子工程的钢厂不仅多年没有效益,还欠了银行数目不小的贷款。农民失去了土地,一些家庭的生计成了问题。于是当地的农民连着几年到处上访,讨要生计。也就在上访无果的时候,一位升迁到市里任职的县长的车队在此路过时,撞死了村里一位骑车上学的学生。于是,全村人压抑已久的愤怒情绪在这起事件中集中爆发出来了。混乱中还是在工作人员的保护下,县长按时赶赴市教育局长的岗位履新去了,留下来的人与村里协商赔偿事宜又僵持了起来,以致村里的人不再理这些公家人了。
  从那以后,这条进入省城的大道上就经常发生一些神秘的案件,先是夜间途经此路段的,在此停留的车辆常常遭遇打劫之祸,后来白天这条路上也不再安全了。以致接连发生了几起出租车司机被害,车辆被抢走的恶性案件之后,这一带的的哥就没有谁再敢跑这条路了,就连以往通行的公交也把终点站缩回到了城郊处,从此,这条路上有事没事就会传出一些渗人的传言。
  在司法机关的全力侦破下,前几年确实惩办了一家以打劫为生的农户,这条路上的恶性案件减少了不少,但时至今日,这条路上的恐怖阴霾仍然使许多车辆不敢轻易过来。
  听了这些介绍,朋友哥仨道别了派出所的朋友。果不其然,出门打的无望,还是派出所的朋友开着车将哥仨送回了城里。
  后来,朋友道出了心里话:“坦率的说,这里发生的事让人怎么也恨不起来这些劫匪,不过说是逼良为娼,让人感觉还是有些道理的;”
  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人们,如果一位官员在当地办了坏事,而后来又被升迁重用了,这样的事情的社会上的负面影响是难以用什么样的正面宣传抚慰平息群众的情绪的。
  如果我们的干部管理,选拔任用工作不能够充分的建立在人民满意的基础之上,尽管是搞一百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而不及时处理好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改革人民是不会买账的,更谈不上满意。
  说到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切实懂行的,为群众服务的,为发展当地经济做长远设计的各级干部。农村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一样,都需要管理团队的表率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6 16:28:01
黑暗,无处不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4 11:21:12

thankyo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