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249 1
2012-06-04


河南一家电子厂的女工在车间生产流水线作业(资料图)

日本时报在线日前发表题为《如何纠正东亚制造业错误》的文章,作者为日本前通产省事务次官、日本机械产业纪念事业财团会长福川伸次。文章称,东亚的制造业已开始被称为“世界工厂”,近些年来它的惊人增速集中体现在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但是它的未来笼罩在不确定的阴影之中。

文章称,东亚制造业的周边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重大的出口市场如美国和欧盟,继续陷于经济停滞状态。由于财政结构和金融市场恶化,它们的经济下滑可能会持续数年。在粗略的勾勒下,东亚制造业是由一个网链构成的,其中,日本、韩国和台湾提供优质零部件和半成品,而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对它们进行组装,并向欧盟市场出口成品。如果它们的出口业务停滞,这种角色分摊的结构崩溃,该地区整个制造体系就将受到削弱。

第二,全球商业竞争未来几年加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在新兴经济体制造业企业强化提高供应能力的努力的同时,美国和欧盟已开始采取“再工业化”的政策。

在美国,奥巴马已公布了使美国出口到2014年翻一番的计划,并立誓要向国会提交议案,将制造商的公司税率限定在25%,以帮助促进它们的复苏。由于联邦ZF的主动行动,以及美元的贬值,美国南方的制造商正在恢复活力。

在欧洲,德国和荷兰的制造商在积极地出口它们的产品。出口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在全球需求停滞的趋势下,这样的发展激起了对制造业供应过多的担忧。

第三,能源价格上涨。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胀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高增长率,能源需求稳步扩大。与此同时,石油供应源接近极限。未来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如果中东的动荡局势因美欧对伊朗实施制裁这样的事态发展而加剧的话,那么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东亚国家的制造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亚洲制造业在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软件领域滞后。东亚在硬件制造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在软件发挥重要作用的迅速发展的智能手机市场,美国的表现绝对无与伦比。

文章指出,东亚制造业公司应考虑以下对策来应对这样的局面:

首先,努力应该集中于扩大东亚的内需上。该地区的人口约为15亿,能够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等收入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正在探索旨在扩大内需、加快都市发展和改善社会基础设施的政策。这些举措将成为推动经济向内需带动型发展模式转化的力量。现在的问题是,亚洲制造业将如何利用这一趋势。

第二,需要强化技术开发的能力。最近,亚洲国家一直很重视鼓励技术开发的政策。2009年,研发方面的开支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在日本达到3.64%,韩国达到3.57%,中国大陆1.76%,台湾2008年达到2.77%。在诸如信息科学、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生命工程和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的进步,无疑将会给制造业开辟新的领域。

第三,应该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以创建新的市场价值。创新已由供应商主导转向消费者指导的模式。眼下消费者往往看重能够提升他们作为人的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如保健、医疗、护理、文化、学习、通讯、环境和安保。因此这些领域将在未来几年引领市场的趋势。(参考消息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4 12:48:27
了解了1!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