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09 1
2012-06-06
因为“YPF国有化风波”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阿根廷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为“负面”,阿根廷正陷入到一场严峻的“外资寒冬”之中。
    5月间,南美国家阿根廷进入了冬季,同时阿根廷正在遭遇一场严峻的“外资寒冬”,因为有迹象显示外资正在出逃阿根廷。
    目前,阿根廷美元对比索的官方汇率为1:4.46,但在黑市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5.20,而金融市场上通过金融操作转移外汇的美元兑比索实际汇率则甚至已经超过了1:5.7。黑市外汇价格的大幅上涨,这显示外国资本已经开始出逃,而这源自外资对阿根廷投资环境的不信任。
    摧毁外资信心的却是阿根廷对YPF石油公司的强行国有化事件。
    4月16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向议会提交了一份名为《阿根廷石油主权》的法案,称阿根廷是拉丁美洲唯一一个无法掌控和管理自己自然资源的国家,因此她要求尽快“收回阿根廷的石油主权”。
    其第一步就是向其国内第一大石油企业YPF的第一大股东、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强行收购YPF的51%的股份,以实现对这家企业的控股。
    根据该法案,被收购的股份将按照51%和49%的比例分给阿根廷国家政府和该国几个出产石油的省份组成的“联邦石油生产省份组织”。这项法案在阿根廷议会得到了绝大多数议员的赞同,很快得到了通过。然而这项决定也遭到了西班牙方面的强烈反对,西班牙随即展开反击,西阿两国间一时矛盾重重。
    “能源危机”触发国有化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在宣布石油资源国有化决定时曾说,此举亦是他过世的丈夫、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一直以来的心愿。
    然而,实际上在九十年代阿根廷将YPF私有化、允许外资进入时,时任联邦议员的克里斯蒂娜和任桑达克鲁斯州长的基什内尔都是赞成者。
    YPF从国有到私有再到国有的历程折射的是阿根廷能源政策和整体发展模式的改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拉美多国深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欧美资本大幅进入,大量国有企业被私有化,这其中就包括石油等能源领域。
    然而近几年来,阿根廷的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逐年下降,不得不每年进口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气。在2011年,能源的进口额甚至已和阿根廷贸易顺差规模相当。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和阿根廷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控制是分不开的。
    在阿根廷国内,成品油长期维持在42美元/桶的低价,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此外,阿根廷政府还对油气出口征收高达40%的高额关税。这样的政策使得许多外资觉得在石油勘探和开采等上游领域的投资并不合算,而通过直接进口原油进行加工继而进行成品油销售的利润则更加有吸引力。
    这种情况让阿根廷政府十分担心。尤其在去年在阿根廷Vaca Muerta地区发现了大量页岩气资源之后,阿根廷政府其实已经下决心改变原先的能源政策,将石油资源的生产和经营收归国有,解决该国的能源危机。
    而阿根廷石油政策调整之后的一个重要转变,是该国政府和企业要在石油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石油企业将成为阿政府重点遏制的对象。
    阿政府的“小算盘”
    国际市场上高企的油价固然能让产油国受益,要求掌控自己国家的自然能源也在情理之中,收回本国“石油主权”的说法更是能让政府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但是,石油的勘探、开采和加工需要巨大的资金。据有关专家估算,要充分开发阿根廷的油气资源,每年至少需要200亿美元的资金。
    对于深陷财政赤字又因拒绝偿还主权债务而在10年前就离开国际金融市场的阿根廷来说,要投资如此巨大的一笔资金谈何容易。此外,阿根廷还不具备油气开发必备的技术和能力,是一定需要外国公司参与开发的。
    对此,阿根廷政府也心知肚明。在国有化YPF之后,尽管遭到西班牙方面的强烈反对,阿政府还是立即邀请巴西石油公司、中石化、中海油等外国公司共同参与Vaca Muerta地区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尽管阿根廷政府依旧需要该领域外资的合作,但阿政府同样不愿意看见外国企业在阿根廷能源领域的势力日益坐大。
    此次国有化YPF的事件就无疑向向外界透露了这样一个信号:外资可以在阿根廷进行石油开发活动,但政府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可以制定一切“游戏规则”,哪怕是极其不公平的规则,甚至还完全有可能在日后“翻脸”撕毁合作协议。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阿根廷也有不少投资,中海油拥有阿根廷第二大石油企业泛美能源20%的股份,而中石化也在去年以2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的全部股份及其关联公司。但是,阿根廷在石油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外资这种微妙的态度,加之阿根廷糟糕国家信誉的历史,中国企业仍需仔细斟酌考量。
    “阿根廷这个盗贼”
    自YPF国有化的决定一公布,世界上多个国家和组织就纷纷发声,要阿根廷警惕此举可能带来的投资环境恶化。
    前不久还和阿根廷就两家企业赔偿问题发生争端的美国,就表达了对阿根廷此举的“忧虑”。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称美国政府已经多次向阿根廷方面提出,他们针对外国投资者的一系列行为会对自身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呼吁阿根廷尽快恢复同国际金融界的正常关系。
    其实,根据其在历史上的表现,阿根廷早就被国际社会诟病为一个“出尔反尔”、“不守信用”的国家,经常不履行承诺与合同,在其境内任何领域的投资均需承担不小的风险。
    而且,阿根廷在之前的很多贸易争端中可以说是完全无视国际机构的调解或惩戒,再加上它在其它国家的投资非常少,除了进口阿根廷大量黄豆的中国,其它国家也很难对它实施什么有实际意义的反击措施。
    在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议仲裁中心收到的全球性申诉案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都是针对阿根廷的,而这个国家又经常不遵守不执行该机构的有关决议。比如前不久美国宣称将取消阿根廷的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原因就是阿根廷拒不执行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判决,对数年前因单方面废止合同对两家美国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这也确实使得阿根廷在国际上的形象日益恶劣。
    “文明国家们应当把‘阿根廷这个盗贼’从G20的群体中驱逐出去。”《华尔街日报)》对此则评论道,并称“阿根廷这一决定会加速国际资本的外逃”。
    尽管,阿根廷政府十分爽快地将YPF进行了国有化,但更多的后继遗留问题却留在了“外资寒冬”之中。



作者: 白云怡  来源: 《能源》2012年第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6 20:28:28
200年前,那里有比美国还高的人均收入,现在人均收入不及美国的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