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3-14 10:31:00的发言: 黄金在涨价时出现抢购的事实在上海已经出现过多次,这并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而是事实。另外,就上海04年~05年房价上涨而出现抢购楼盘的事实。也说明并不是价格上涨就一定会需求量减少。
一种商品如果出现小量的持续的涨价,会引发人们对它的购买欲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用所谓的需求定律是根本不可能解释的。但从行为价值的角度分析这是完全可能的。
你想想,你要買的到底是什麼先。先弄清行為或物品到底是什麼,弄清他們到底是否在一條曲線上,弄清到底是點在線上移還是曲線的移動。
你再想想,你預期要買的今天買付價是a,明天買付價是以a,那你到底是選擇今天買還是明天買?如果你預期今天買的收入是b,明天買的收入會是1/2b,你又如何選?
什麼見鬼的事實,那叫做概念沒掌握。如果你真是學過經濟學的,真不知道當年教你的老師如何給你過關。
用一克黃金為例,你預期今天買入支付20元,今天買出收入19元,明天買入支付22元,明天賣出收入21元,你所買的又是「這兩天最大的收入」,那麼你今天對黃金的需求就會上升。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個地方今天能在16元的價買入,你會不會去?設路費1才元,手續費是1元。你一定會。這叫做需求量上升。
再看樓價的例子。你是不是買來自住沒關係,你買的肯定是一個時期內的最大收入。設這個時期為兩年。我分自住與出租兩個例子說一下。
自住,不論樓價如何改變,它給你的收入不會改變。如果你預期今年買要花100萬,明年買要花200萬。我肯定你不會明天才買,所以你今年的需求就上升。如果你今年能用40萬買下,你會多買一套,這才叫做需求量上升。
出租。今年花100萬買,年租收入12萬元,明年樓價上升,你也調升租金,年租收入預計有24萬元。兩年一共收入36萬元。明年才買,你就只有24萬年的年租收入。第一年買,那100萬立即用掉。第二年才買,那100萬拿去投資,只有在一年投資回報超過112萬元你才會在第二年買。如果你不能用那100萬取得112%的回報率,你今年而不是明年就會買。你今年的需求上升。
那些沒對新生強調需求到底指的是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人對什麼物品的需求的老師與課本,都是有問題的。而在高級的課本中,因為作者往往覺得仔細強調這些太囉嗦,學生又應該知道,不再說。研究一個例子,一定要看清到底是什麼時間的對什麼東西的需求量。價與量要對應。價格持續上升,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你要認真地想。這是指在需求不改變的情況下供應的改變,是在一定時間內的。在佛利民的價格理論中,這時間在橫軸給出。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需求不再不改變,移左移右都可以。
不給定一個時間,怎麼使用需求定律呢?既然不同時間區分不同的物品,而一條曲線只對應一種物品,所以這時根本不能用直接用需求定律。不能用而用,當然會看到古怪的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