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20613/bch135911.asp?source=whatnews2
前
瑞士驻华大使、中国最早的外国投资者之一、艺术品收藏家乌里•希克(Uli Sigg)周二同意将他所藏中国当代艺术品中的大部分捐赠给香港一家筹建中的博物馆。这批馈赠价值1.63亿美元。
很久以来,全世界博物馆都对希克的藏品垂涎三尺,因为他在30年前就开始收集中国新兴前卫艺术家包罗万象的作品,当时很少有其他收藏家或博物馆对这类作品给予很大关注。因此他收藏的2,200件作品包括了一些名家的早期知名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现在能够拍出数百万美元的价格,他们当中有以描绘穿西装憨笑的男子而闻名的曾梵志,以及以绘制令人难以忘怀的家庭肖像而闻名的张晓刚等。
希克已经同意将这批作品中的1,463件赠予香港西九龙文化区正在建设中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他将保留其余作品,并打算继续积累藏品。
计划于2017年开馆的“M+”还同意用2,27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希克藏品中的另外47件作品。这种连送带卖的方式是为了表明博物馆对藏品的诚意。博物馆筹备方表示,M+的面积将有18万平方英尺(1.67万平方米)左右,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差不多。博物馆将展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中国内地以及整个亚洲地区各种门类的美术、建筑和设计作品。
希克的藏品将用1.5万平方英尺的面积展出,重点内容是1979年以来中国内地创作的作品。1979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当代艺术家在文革结束后获准上美术学院的年份。王克平显示一个男子被扼住咽喉的1979年木雕作品《链》,以及岳敏君1995年向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830年革命画作致敬的《自由引导人民》,都将是其中的看点。
部分装置艺术体积庞大,足以填满整个房间,比如孙原、彭禹2007年的作品《老人院》。这部作品包括13个老年男子的雕像,他们穿戴着天主教长袍、阿拉伯方格头巾等世界领袖的装束,瘫坐在电动轮椅上像乘坐碰碰车一样相互撞击。
其它捐赠作品包括艾未未于1995年至2000年期间创作的Whitewash,它是132件新石器时代式样的花瓶,其中有些被作者涂上了白漆,作品旨在以视觉冲击展示古老文化在开发热潮中笨拙地应对其不断变化的价值。
希克说,艾未未的艺术创作是促使他选择将自己的收藏捐给一家香港博物馆的原因之一。以前他曾承诺将藏品捐给中国内地一家机构。艾未未2011年4月被中国有关部门逮捕,关押近三个月后获释,条件是他必须补缴约200万美元的所谓欠税。此外,他还被勒令一年内不得出行,也不得在推特(Twitter)上发布信息。(自那以来艾未未对有关他欠税的指控进行了申辩,并经常通过推特发布信息。)
希克说,这种限制言论自由的条条框框让他不禁担心,部分藏品若交给中国内地博物馆可能会受到非议或毁坏,因此他对于将藏品赠予内地的想法持谨慎态度。希克说,他也不会考虑将藏品交给上海正在建的一所博物馆,因为他对那些博物馆长期保护并贮藏这些作品的能力感到不放心,其中部分作品由人的毛发等易损材料制成。
希克说,他和M+博物馆的管理人士从两年前开始讨论捐赠事宜。该馆行政总监李立伟(Lars Nittve)向希克保证,他的藏品将被仔细编目,并会受到谨慎对待。
希克说,他还希望自己此次捐赠能成为一张“信任票”,以支持香港欲成为与伦敦和纽约齐名的国际艺术中心的努力。香港目前已举办过名为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的大型艺术博览会,还新建了诸多美术馆,但M+是香港建立收藏博物馆的首次尝试。
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uthority)行政总裁连纳智(Michael Lynch)说,希克的捐赠将帮助香港在艺术道路上前进一大步。
希克现年六十开外,从小在瑞士长大。他和妻子丽塔(Rita)在瑞士卢塞恩附近拥有一处房屋。1977年,他开始将投资领域扩大至中国,1980年他成立了投资公司Asia Pacific的首家在华合资企业。1995年,希克被任命为瑞士驻中国、朝鲜和蒙古大使,这个工作他做了四年。如今,他是瑞士传媒公司Ringier AG的董事,同时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Gallery)等几个重要博物馆的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