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展工书记于2月16至21日在南阳许昌调研时讲到,从内涵实质看,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新就新在把农村农民涵盖进来,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县城、中心城市的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不减少农业用地,不削弱粮食生产,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把医院、学校、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城镇公共服务体现出来,让农村真正共享城镇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把产业集聚、工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让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
从几个考察到的城市看,平顶山市规划到2020年,把现在2620个行政村、8000多个自然村规划整合成539个新型农村社区;南阳市到今年初,已建和在建新型农村社区45个(不含移民新村),入住规模在2500人至5000人之间,涌现出了方城县广阳镇袁庄社区、南召县皇路店镇郑岗社区、邓州市张村镇朱营社区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特别是在平顶山市,参观了鲁山县下汤镇林楼村新区、叶县廉村镇后王新区。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与当地干部和村民进行了交流。从交流和参观情况看,这两个新型农村社区都是统一选址、统一建设、统一规划,楼体外观、屋内布局等统一规定,村民入住后颁发产权证;这两个新型农村社区都是在建,已经有一部分村民住,现有居住的村民是原来的一至二个或几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居民合并而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一套房子大约需要15至16万元人民币,原居住村民依据经济条件分为三部分,一是经济条件好的,直接购买入住;二是经济条件稍差的,借点钱,也可负担得起;三是经济条件确实困难的,暂时不进入新型农村社区,仍在原村庄居住,暂不搬迁。全部的村民入住后,原有的村庄土地复耕,或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或作为农田耕地。
通过参观考察,总体感觉到未来新型农村社区将会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支点,农村人口转移、建设成片耕地和优质产田、提升机械化、规模化程度等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考察中,也有一些体会,感觉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立后的教育。新型农村社区的教育体系要同步构建、同步推进,不仅要规划幼儿园、小学、初中,还要规划高中、或者职业教育体系。要通过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改变落后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在考察中发现,有的人分家的概念依然很重,虽然有一套房子,但是如果有两个儿子,那只能在另外购置一套,传统的对住房的观念没有改变,父母为儿女提供房子的观念没有改变,这只会增加父母辈的负担,同时也会增加更多的住房建设用地需求。
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规划长远,要结合自然条件等因素,形成自己的特色;新型农村社区中的原有乡村历史文化的延续,乡情新情的延续。张在元先生在其《中国的城市主义》一书中,指出:“中国ZF新农村计划的总体宗旨体现为:规范居住用地、保护农用耕地、推进科学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弘扬地方文化、立足地方特色。但是有的地方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变成走形式、走过场的“一刀切”,结果导致“新农村”的“新”为成类似城市郊区居民社区的翻版,农村的地方特色悄悄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乎千入篇一律的“样板村”。
三是应就地建设,减少浪费,不要再开辟一块耕地去建设,节省的同时在浪费着,尽量少选选新址规划建设,可在原村庄进行规划设计,或开发其他闲置土地进行建设。
四是要有内在经济支撑、产业支撑,否则居住在这个新型农村社区里的人们大部分外出务工了,建个社区只在春节回来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要让更多的人们就近就业,在家门口就业,真正能享受到新型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生活的改善,实现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