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5月的美国就业数据都不容乐观。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就业增长量略低于10万,大致与劳动力增长保持一致。5月的失业率高达2%,并且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只比衰退低谷期高出0.4个百分点。几乎可以肯定,5月的实际工资也出现下降。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媒体援引的大部分分析人士都严重夸大该报告的消极面。许多人都论及全球经济放缓和可能的经济衰退。这其实是对就业报告以及其他近期经济数据的严重误读。
过去三个月就业增长的明显疲软,是这三个月之前,就业显著增强的结果。换言之,原因仍在于气候因素。这意味着今年春天这些方面的增长自然要比平常缓慢一些。
过去几个月就业增长的疲软态势将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仍在2.5%到3%之间。设备和软件投资很可能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房价最终趋于稳定,凤凰城和迈阿密等受冲击最严重的城市甚至还出现了短暂繁荣。
欧元区陷入混乱和经济衰退,拖累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似乎也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但是,美国对欧盟的出口份额不足GDP的2.0%,对中国出口份额不足GDP的0.8%。所以,即使此类需求大幅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不会导致经济衰退。
去年夏天,许多经济学家基于2011年春季经济数据疲软,警告美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这种过于消极的观点导致人们对去年秋季的经济形势过于乐观。事实上,去年秋季美国经济复苏之势原本十分温和,只是由于此前人们对经济的判断过于消极,反而对秋季的表现过于乐观。
从过度悲观到过度乐观,再转回悲观,这种情绪的波动妨碍了公众了解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如今美国经济形势仍旧不容乐观。这如同足球比赛,每当自己支持的球队攻入对方半场10米时,球迷们就放声欢呼;而每当对方攻入半场10米时,这些球迷就变得沮丧起来,完全忽视了他们所支持的球队以0比6落后这一事实。
很多人在讨论美国经济时也忽略了基本比分。由于就业量与趋势水平相比下降了近1千万,美国经济比其潜在产出水平低将近6%。这既是极其严重的资源浪费,也给失业人口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
经济低迷的原因仍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楼市泡沫破裂后,美国的年均需求减少了将近1.4万亿美元。新建项目降至5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使得原本楼市泡沫催生出来的建筑热潮出现逆转。资产净值消失后,资产泡沫催生出来的消费热潮也轰然倒塌。美国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来替代楼市泡沫所创造的需求,才能重新实现充分就业。
不幸的是,美国两大政党均拒绝认真探讨如何填补楼市泡沫破灭造成的缺口问题。共和党更侧重给“就业创造者”减税,认为如果国家对富人足够慷慨,他们就会心怀感激,创造就业。
这种观点毫无根据。难道我们要相信投资占GDP的比重会因ZF对富人慷慨而增长50%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企业是否创造就业机会取决于实际需求,而非ZF对富有企业主有多慷慨。
奥巴马总统和民主党领导层也拒绝提出正式的可选方案。尽管他们认为富人应当支付一些相应的税收,但他们却并未解决经济下滑的本质问题,仿佛希望美国经济会像变戏法一样,自动回到衰退之前的产出水平。
短期来看只有ZF才能对提供必要的刺激,以支持经济发展。长期来看,美国需要提高美元的竞争力,以减少贸易赤字。但是,只要还纠结于气候因素造成的短期经济波动,就无法认真探讨美国经济的根本处境。
作者: 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CEPR)联席主任 迪恩·贝克(Dean Baker) 来源: 财新《新世纪》 2012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