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能当老大,不是因为他的拳头像沙包一样大。恰恰是因他打架毫无天分,想在黑帮里混出头,只能玩命打磨智慧,形成了系统的黑道哲学,并成功地指导了实践,从而在黑帮独树一帜,拥有了强大的粉丝团,终成大器。
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时,选修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但小索坦言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反而哲学家卡尔·波普对他的影响巨大。
西方商业史上的无数案例证明,名垂青史的大商人和大政治家一样,在操纵人性、洞见规律方面表现得很完美。这样的才艺虽上不了春晚,但却印证了他们在领悟哲学,直至形成自身哲学体系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柏拉图曾说过: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死亡是不容还价的契约,生命的过程因此而弥足珍贵,活出自我,追求智慧,让心灵自由,其实是人生极为紧迫的必修课。这是哲学的价值,也是哲学的根本意义。
作为一个禅宗爱好者,青年时代的乔布斯在追求心灵自由的道路上,表现得近乎放荡。他打坐、素食,去印度旅行,同时还行为放荡,未婚生子。行为虽然矛盾,但他活出自我,追求心灵成长的范儿,却一览无余。这对他日后形成自己充满个性的商业哲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应试教育的门徒,高考不考哲学,考研跟追求心灵自由没有一毛钱关系。因此,我们的成长体验中,少了哲学的身影,少了追求心灵自由的触电感受。想要山寨乔布斯,山寨一种风行世界的商业哲学,我们显然得学点哲学,多做点心地上的文章,少点功利性的欲望。
研究哲学的另一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强大,以对抗集体潜意识,从而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像乔布斯、盖茨这样的人,他们之所以能有不竭的创新动力,不是因为他们体毛比较重,而是因为他们超越了集体潜意识,从小到大都能想一般人所不敢想,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佛说,每个人都自性具足。这是千真万确的,拿我小时候来说,也是相当有好奇心的,想知道世上有没有鬼,人死后将往何处去。时光流转,发现周围的人都不想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事,选择性忽视对死亡的认识成为了集体潜意识,我渐渐地也被同化了。一次被同化,两次被同化,渐渐地,我习惯了被同化,觉得好奇像是女明星的贴纸,是青春期的专属品,与成熟无关。
如果我们想山寨伟大商业领袖对哲学的不断思考,以及旺盛好奇心的高强度保持,那我们就要学会使用哲学,渐渐构建专属的哲学体系,从而保持好奇心。
不讲求忏悔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哲学的伟大之处同样在于可以让人进行理性的反省。乔布斯独裁狂妄,但他的人生哲学中同样有纠错机制。没有纠错就没有进步,
心足够沉静,就可以知道客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扪心自问,是什么东西让我心动。老板的哲学高度,老板的思维和逻辑决定了公司的价值观。海底捞张勇曾说,员工不知道为什么活,我不期待他们忠于我的价值,也不期待他们期待公司的价值,我们期待他们忠于自己的价值。有高度的企业家会从金钱规模和自身价值,转移到员工为什么活和员工的价值上。
记住乔布斯的话: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判断重大决定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惑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全都会消失,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摘自《再努力的乞丐也发不了财——寻找中国式苹果力》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52917 当当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