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6-25 09:35:07
元素和集合的关系,罗素悖论就是试图提出并解决集合自指的问题
这一块问题科学中的数学早就碾压过去了,莫非更加发达的哲学还没搞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09:51:35
科学可以证伪应该是指科学命题的叙述逻辑上含有先决条件:“人总是要死的”的先决条件是:1,人是自然人;2. 死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生活寿命有限。有了这些先决条件就可以检验,从而存在被证伪的可能性。象“物质无限可分”和“存在不干涉人世间一切活动的鬼”等命题都缺乏可作为检验依据的先决条件,因而不是科学命题。
所以“科学可以证伪”能不能被证伪,要看怎么解释这句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09:52:49
所谓的科学都有假设前提的,在某个前提上是对的,但在某个前提上又是错的。
比如,很多人对气功用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是不对的,但用气功的理论前提假设来说,是对的。
有的经验证过的气功的效果,如果没有亲眼见过的人,都以为是骗人的。实际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0:10:25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0:13:21
没有被证实的科学,只有被证伪的科学。
比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假如我们看到有一只天鹅是黑色的,那么这个命题就是伪命题。
但是无论你看到多少只白色天鹅,也无法证明这个命题是科学的。

“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能够被证伪的才是科学,也就是承认了能被证伪的命题的反命题才是科学。
当然这句话的反命题就是“科学是不可以被证伪的”,从逻辑上容易判断(或者直接证伪)该命题是伪命题。
因此其反命题“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就是真命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0:23:48
有点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0:25:28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什么叫人类发展,就是层层递进,问题是一个一个解决的,而不是发展到对问题本身的攻击,就像两个人在辩论,攻击参加辩论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0:28:49
学自然科学的学者皆知道,真理性理论是相对的,永远没有绝对的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0:3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1:29:29
冒充懂经济学 发表于 2012-6-24 19:36
归纳推理:                                                                                       ...
您讲得很到位。我有一个疑问想向您请教一下:我一直认为演绎命题只要前提假设是符合实际的,并且逻辑也没有错误,那从中推导出的推论应该也是不需证明的——因为其结论显然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经济学中大量通过演绎推理出来的理论然仍需要得到实证的检验,原因是什么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2:04:57
这不就是集合论中著名的罗素理发师悖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2:06:50

如何理解波普的证伪主义理论?

如何理解波普的证伪主义理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19/01/67028_102458593.shtml

  一、对归纳主义的批判


波普尔是一个激烈的反归纳主义者,他的经验证伪原则就建立在对归纳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波普尔把科学哲学叫做“科学发现的逻辑”,即分析经验科学的方法。他指出经验科学的特征在于它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经验主义所主张的归纳法。波普尔认为归纳法是根本不存在的,从单称陈述中归纳出普遍陈述,这是不可能的。他举了三个例子:(1)过去太阳每24小时内升落一次,现在已被马赛人在比戴河发现“半夜的太阳”而推翻了。(2)“几人必死”或“每一代生物要死”,已被细菌(癌细胞)自身分裂繁殖而不死所否定了。(3)“面包给人以营养”,但由于法国农村发生麦角中毒事件而被反驳了。上述三例说明归纳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诉人们未来。他认为归纳原理是没有根据的,它本身就是用过去推导出未来的原理。归纳主义用归纳法来证明这个原理,实际上就是用自身尚待证明的论据论证其自身。波普尔不仅反对归纳法能保证我们获得必然性知识的传统归纳主义观点,而且也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归纳法具有或然性的见解。其理由是:(1)过去重复,不能保证今后或然重复,也许今后不再重复了。地球因其自转每天日出东方,将来某一天,地球毁灭了,也就不再重复了。(2)从数学观点看,无论过去重复多少次,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其所得概率只能是零,有限不能代表无限。


根据上述理由,波普尔认为归纳法不是科学的方法,既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必然性知识,也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或然性知识,人们应把它拒斥于科学研究领域之外。应该看到,波普尔对归纳主义的批判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离开演绎,纯粹的归纳的确无法提供给人们以必然性的知识,但以此来否定归纳法的作用,这就割裂了辩证思维中的归纳与演绎的内在联系,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经验证伪原则


既然归纳法不是科学的方法,那么经验科学的方法是什么呢?波普尔认为是假说、演绎法。科学的任务在于建构假说或理论系统,然后用观察与事实来检验它们。这种检验不是为了证实理论以提高假说的概率,而是提高假说的可检验性,增加经验内容。波普尔正是在反归纳法的基础上,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提出了著名的“经验证伪原则”。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这是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任何科学命题的陈述都必然是普遍命题或全称命题。如“任何两物摩擦都会生热”等等。但是从经验中所观察到的事实都是个别的陈述或单称的命题,由于个别是不能通过归纳法上升为一般的,因而经验不能通过证实个别而证实一般。就像人们能通过观察而证实“这只天鹅是白的”,但不能证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一样。所以“理论要得到经验的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波普尔否定了归纳法也就否定了经验对科学理论在经验上的可证实性。


波普尔继续指出:经验虽不能通过个别命题而证伪科学的普遍性理论,但可以通过证伪个别命题而证伪科学的普遍性理论。因为任何个别只要与一般概括不相符,就可以推翻全称命题。例如,经验虽不能证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个全称的普遍性命题,但却能通过证伪“这只天鹅是白的”或“那只天鹅是白的”,而证伪“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证实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归纳法不能保证前提的真性定会传递到结论上去;证伪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它是一种演绎推理,是一种否定后件的推理,结论的假必定会传递到前提上去。它所采用的是演绎法,用符号来表示就是:如果t,那么p;由于非p,所以非t。


波普尔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强调普遍性命题的经验证实和经验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这是有道理的。但在证实与证伪问题上,他夸大了证实的相对性,证伪的绝对性。事实上,同一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实践证伪,而在另一条件下,又可能被证实。理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被证伪和证实才能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三、划界标准


波普尔从其经验证伪原则出发,提出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划界标准(判据)。他所说的划界,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凡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属于“形而上学”。波普尔则与之相反,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被证伪。所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经验证实原则,而是经验证伪原则。他说:“一个命题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被经验证伪的,反之,就属于形而上学一方。


波普尔在这里所说的可证伪指逻辑上的可证伪,即凡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或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这其中既包括历史上已被经验证伪的理论或命题,如地心说、燃素说等等,也包括迄今未被证伪的,但在逻辑上将来有可能被证伪的理论,绝对正确的理论或命题,他认为都是非科学的命题或理论。据此划界标准,波普认为下列几类命题都是非科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2:16:23
这个说法是个悖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2:24:35
高深,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4:37:24
我个人是极度反感“伪命题”这种说法,不知道是那个人首先提出来的,什么“伪命题”。有“伪命题”这一说法必然有一个前提假定就是说“×××是伪命题”的人知道自己此论断是一个真命题了,那他怎么来证明呢??!很好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4:41:26
有点混乱,不过感觉跟这个有点像吧。譬如:道可道,非常道。如果判定,这句话本身就非常道,但是用非常道的东西进行判定,本身就是不可以,所以它无法利用自己去判定自己。应该用某种另外的东西进行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4:44:37
被证实的是科学的观点,被证伪也可是科学的观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d=3967-------------
但要不要区别这两种“科学”? 如何分别再予以命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5:39: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5:4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6:11:04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6-25 15:39
在相同限制范围内,科学的内容总是后浪推前浪地不断更新;从而在相同限制范围内,科学的内容也总是其中那 ...
就是说被“排除掉的部分”和“更新”的部分都是“科学”,两者总是要有所区别吧。怎样称呼?
其实,把科学分出正确理论与正确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正确方法,只要求提出的命题”可证伪“;而作为正确理论,则必须还要“未被证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6:34:56
现在我们把这一命题应用于“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本身:
如果“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永远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它就是一个伪科学的观点。
如果“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它就是一个科学观点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67-----------------
这是一个定义,不是一个关系判断。定义无须证伪。
黑色的鸟是乌鸦——这是定义,在此定义下,鸟只要是黑色,就可以称为乌鸦。这无可证伪。
天下乌鸦都是黑色的,这是判断。判断的是乌鸦与黑色的关系。但是乌鸦与黑色都有预先各自的定义。
“科学是.......”是一个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6:3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7:09:18
恐怕你还要多看看自然科学哲学论方面的资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8:07:43
wzwswswz 发表于 2012-6-24 15:09
“证伪”就是为科学限制条件和范围的过程?
依照你的观点,那么“太阳围绕地球旋转”也是一个可以证伪的 ...
看一期节目讲地球在银河系是螺旋式运动的,但是再扩大范围就不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19:19:32
可以参考一下语义学书籍。悖论在于,句子本身的意义与语境的意义相违背,经典例句如“我在说谎”,请问我说谎了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1:17:58
哲学层面的对话越来越多了,看来哲学训练对于经济学人也是必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1:27:23
记得小学时候看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这句话是绝对的吗?

逻辑一样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1:34:47
lanna_ou 发表于 2012-6-25 11:29
您讲得很到位。我有一个疑问想向您请教一下:我一直认为演绎命题只要前提假设是符合实际的,并且逻辑也没 ...
指教不敢当,互相探讨。
所有的演绎,都是建立在一些归纳真理的基础上,这些归纳真理不保真。
经济学的演绎经常建立在有缺陷的模型的基础上。比如效用理论,假设的是效用随消费量递减。但是具体的个人可能因为购物癖而效用递增。
再比如,供求关系价格理论,假设价格上涨时,需求会减少。可是很多投资型消费品如房子,价格上涨会导致人们预期盈利,结果结果越涨,需求量越高。这和股票是一个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2:27:04
可证伪性只是一种说法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看看就好 拓展一种视野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3:5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