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唐音癸签》“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 陈陈相因, 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初所感触,上悯国难, 下痛民穷, 随意立题, 尽脱去前人窠臼。” 杨伦《杜诗镜铨》卷五。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诗中圣哲”
杜甫
(712—770 )
一、杜甫 生平杜甫 (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河南巩县。肃宗时,官左拾遗,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称杜拾遗,杜工部。一度住在长安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杜少陵。诗歌反应了唐代由盛而衰过程,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