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 健(中国青年报 20050318)
社科院发布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首次引入环境污染资源耗费指标 长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
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200个进行计量的城市(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中,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天津。
这是社科院第三次发布城市竞争力年度报告。与往年相比,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更快,山东半岛城市的竞争力明显提升,珠三角地区城市的竞争力有所下降。江浙两地城市的竞争力明显提高,杭州、宁波、苏州、无锡4个城市分别排在5~8位,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这初步表明以江浙城市为代表的发展模式更具竞争力。
排名靠前的依然是东部沿海城市。排名前20位的城市除北京、长春和济南外,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排名第31位至184位的城市,几乎都位于中西部地区。但报告指出,在东部地区城市继续保持竞争力领先优势的同时,东北、中部、西部的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步伐加快,显示出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另外,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相对较好,尤其是东部中小城市,其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来源于产业集群的成长,揭示出产业集群是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为增加科学性,本年度的评估在两个方面做了修改,一是严格经济增长率标准,进入报告评估的200个城市,其2003年GDP增长率均在8%以上,二是增加了环境资源成本节约的指标,具体包括单位GDP用电量、用水量和环境污染指数。
城市竞争力新座次解读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倪鹏飞博士连续3年担任《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他就本次城市竞争力排名的标准、影响力、城市竞争力座次更新的原因及潜在意义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引入环境资源成本节约指标,厦门市首次进入前10名
记者:本次城市竞争力排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环境资源成本节约指标?
倪鹏飞:本次排名的标准包括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综合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
与前两年相比,此次排名引入环境资源成本节约指标,旨在引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由于引入这个指标,厦门市今年首次进入前10名。以前,我国城市经济虽然迅猛发展,但是资源被浪费,环境被破坏,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太高。
长三角地区领跑预示中国将形成大城市群
记者:通过报告可以发现,长江三角洲区域处于一个领跑的位置,原因是什么?
倪鹏飞:首先,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能够领跑,和这些地区原本很好的经济基础分不开;其次,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让这一区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再次,浙江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势头很猛,也是很重要的推动原因。
任何一个城市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周围的经济环境,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市按照行政区划被人为分割开,经济发展是分裂的。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城市间经济合作,长三角区域领跑暗示中国将形成大的城市群,有利于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城市文化指标侧重创业观念、商业意识,北京文化竞争力排在第21
记者: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为什么文化竞争力排在第21名?
倪鹏飞:关于城市文化这个分指标,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思想观念,侧重于创业观念,强调商业意识,而并非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最需要的文化精神是大胆创新、创业的商业精神,选择这个标准,也是想引导更多的城市营造一种商业精神,推动城市化进程。
记者:北京的制度竞争力排名在第43名,原因是什么?
倪鹏飞:我们的数据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统计得出的。北京的制度竞争力落后,原因可能是在产权保护制度、个体经济决策自由程度、政府审批与管制、法制健全程度等方面比较差。总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指标,判断出一个城市的政府是否已经完成了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是否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
落后者为何落后
记者:排在最后10名的城市分别是池州、金昌、朔州、通化、朝阳、自贡、延安、鸡西、内江和贵港,为什么这些城市排名落后?
倪鹏飞:我们开始选择了280多个城市进行调查,最后参与排名的只有200个城市。排在最后,不能说明这些城市最差。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效益太低、就业机会增长太慢。这些城市很多都是资源型城市,有些城市的资源已经处于枯竭状态。
记者:你们选择研究的城市是否看重这个排名?
倪鹏飞:比较重视。不少城市的领导都亲自研究我们的报告,并在他们的政府文件中大量引用我们的数据。很多城市把我们的数据作为他们宣传的重要指标。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分析自己的差距,找出原因,更好地发展自己。
只有4.96%的企业认为政府办事效率很高
记者:本次报告分别对企业、居民和专家进行了调查,反映出哪些主要问题?
倪鹏飞:第一,在“对政府办事效率”的调查中,只有4.96%的企业认为“很高”,39.56%的企业认为“高”,有45.38%的企业认为“低”,还有10.1%的企业认为“很低”。
第二,许多城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本市对私营企业的歧视”这一项,1.7%的企业认为“很严重”,15.21%的企业认为“严重”。“本市对外地产品销售的限制”这一项,2.13%的企业认为“很严重”,14.38%的企业认为“严重”。一方面,城市政府为了保护当地市场,实施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政府为了保护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以及外来企业产生了歧视。
第三,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对于“居民赚钱欲望”,26.41%的居民认为“很强烈”,44.01%的居民认为“强烈”,“轻利”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第四,城市居民注重科技、教育和诚信。“居民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一项,20.67%的居民认为“很重视”,44.42%的居民认为“重视”。4.56%的居民认为自己“很讲诚信”,70.36%的居民认为自己“讲诚信”。
调查得到科技部资金支持,不接受任何商业资助
记者:3年来是否有人质疑过这个排名?
倪鹏飞:很多人质疑过,我们也欢迎质疑。不过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而是希望通过调查,找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发展。
记者:客观上,排名可能影响到城市形象和发展,如何保证排名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倪鹏飞:今年的报告,得到了科技部的资金支持。这种调查研究应该成为国家的公共科技成果,我们坚持学术操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商业资助。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进行分析,每个研究人员都会以自己的学术声誉来保证结果的公正、客观。
招商引资能力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发展阶段情况不同。”倪鹏飞博士说,通过研究,他发现,近年来,影响中国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今年的报告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基础设施,接下来是人才、政府管理,最后是资本,“而以前资本都是第一因素”。
倪鹏飞分析,今年报告中基础设施排在第一位有一定的偶然性,与去年各地强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有很大关系。“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加大了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导致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大,使之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第一决定性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轨迹。”倪鹏飞解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发展强调依靠资本,靠好的项目和大量投资拉动。
“我到过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城市,每一个市长都向我宣扬他们的城市发展战略是项目战略,就是千方百计拉到一个好项目,获得投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倪鹏飞说,这种发展战略,只能是短期行为,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都很大。
“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处于这一阶段,不少城市甚至还处在利用廉价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些都是低层次的。”倪鹏飞说,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城市竞争力起影响作用最大的必然是人才和科技因素。
“这种情况目前在东南沿海城市体现比较明显,那里强调城市的协调发展,强调对环境和资源的节约,强调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这是城市发展的更高层次,也是下一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
关于中国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倪鹏飞表示差距还很大。“在发达国家,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都是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服务业,以及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总队长:蓝皮书结论与国家统计局基本一致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总队长黄朗辉今天告诉记者,国家统计局每年也通过50多个指标,对全国260多个地级市进行综合实力排名。社科院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运用的分析理论、方法,以及结论,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排名基本一致。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排名不向社会公布,而是向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省市领导发布,让政府决策者清楚自己所在城市在全国的地位和经济发展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不向社会公布官方统计排名,是因为担心统计数据影响排名靠后城市的投资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自信心。”
很多城市的领导把社科院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当成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统计数据,有一个城市的领导打电话到国家统计局,问蓝皮书把他所在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在200名中的最后几位,依据是什么。“这说明这些领导对城市排名很关注,但不管统计数据和排名如何,城市领导更应该重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看重名次和面子。”黄朗辉说。
他分析,排名靠后可能对城市招商引资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因为投资商会有自己的调查和分析。
黄朗辉认为,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各个城市做出的综合性评价,不仅是用经济指标衡量,而且包括了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等多个指标,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超过了70%。城市竞争力充分体现城市的发展潜力,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黄朗辉希望更多科研机构和民间机构加入城市竞争力研究,“科研机构的研究数据,可以作为官方材料的补充,能够刺激排名靠后的城市找到差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