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7-8 18:10:24
he_zr 发表于 2012-7-8 17:50
你的叙述关系和秩序是这样:人--需要--物--物化--满足意识。效用=人赋予满足需要的性质。物化性质≠效用。 ...
先有物,后物化性质满足人的需要,人赋予这个过程叫效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uid=3967-----------

人不是赋予这个过程叫效用,而是以自己是否有满足意识去评判一个物是否有效用. 物的作用过程在先,不等于效用的概念成立在先, 具有同样物理性质,同样作用过程于两个不同需要的人, 一个认为无效用,一个认为有效用. 所以效用依赖满足意识而不是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8:14:33
langbo5011 发表于 2012-7-8 13:59
“价值是人的生理心理获得满足而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这个定义看来很有问题。表现价值的舞台是人类的 ...
你说来说去还是没有把价值脱离物的层面。价值是人和物“两者产生关系时的作用和关系属性”,这种“作用和关系属性”不就是效用吗?人和物的实际接触,比如人喝水,吃馒头,无论发生什么作用关系,还是对客观世界“物-物”的叙述,还都还是在物的层面。只有通过“物-物”接触,刺激人的大脑,人的大脑才产生一种脱离物层面叫“意识”的大脑产物。(当然,客观事物与意识的问题不在此论述)。这样,“物-物”的作用,即效用,是形成价值意识的条件,就不是价值意识本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1:39:05
ruoyan 发表于 2012-7-8 18:10
先有物,后物化性质满足人的需要,人赋予这个过程叫效用。
“没有满足感(意识)就没有效用。效用不是满足意识的外在条件,而是相反,带来满足意识是效用存在的条件。”满足意识在效用之前。

“所以,人就赋予水这个物品有一种新的性质------满足人类需要的性质----称为效用。但效用不是指物品的自然物化性质。”满足需要的性质叫效用。

“满足意识来源于消费者的需要和物品的与需要对应的物化性质。”满足意识在“与需要对应的物化性质”之后。

“先有物,后物化性质满足人的需要,人赋予这个过程叫效用。”满足需要在“物化性质”之后。

满足意识在中间玩了一个“物化性质”概念,然后前后关系改变了。整个绕来绕去,思维混乱,语言晦涩难懂。“满足意识”与效用(或“物化性质或满足需要的性质”),这两者到底谁先谁后,谁来源于谁?如果你就这么个水平来表达你的观点,可以说首先是你的语言思维混乱导致你毫无逻辑可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1:39:32
这样,“物-物”的作用,即效用,是形成价值意识的条件,就不是价值意识本体。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omuid=3967---------
效用概念不对.物-物作用不是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1:42:44
he_zr 发表于 2012-7-8 21:39
“没有满足感(意识)就没有效用。效用不是满足意识的外在条件,而是相反,带来满足意识是效用存在的条件 ...
你把水对人体的作用当作效用了,但是这是对效用的误解. 在你喝饱了之后,水对人体照样会有作用,但没有解渴的效用. 作用与效用的区别能分清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1:48:00
ruoyan 发表于 2012-7-8 21:39
这样,“物-物”的作用,即效用,是形成价值意识的条件,就不是价值意识本体。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 ...
人和物的关系,在客观世界层面,人就是物。只有人的意识作为脱离物的领域来叙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1:50:07
你对效用的理解与你极力反对的马克思的理解相近。马克思把物品的自然性能当作使用价值,你把这个性能对人体的作用当作效用,都不以需要的满足意识为条件,而把满足看作使用价值与“效用”的结果。真是讽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1:53:29
he_zr 发表于 2012-7-8 21:48
人和物的关系,在客观世界层面,人就是物。只有人的意识作为脱离物的领域来叙述。
所以说你错了,还不理解啊, 物与人(你的物)之间的作用不是效用! 只有人(你的物)感到了满足, 另一个物才有效用,没有满足感,再多的"物-物的作用"也不是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2:03:48
ruoyan 发表于 2012-7-8 21:42
你把水对人体的作用当作效用了,但是这是对效用的误解. 在你喝饱了之后,水对人体照样会有作用,但没有解渴的 ...
效用的基本解释就是功效和作用。看你逻辑混乱的,喝饱水就解了渴,水就起了满足生理需求的功效和作用。至于水是否还继续发挥解渴的效用,根本与已经解渴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2:24:31
he_zr 发表于 2012-7-8 22:03
效用的基本解释就是功效和作用。看你逻辑混乱的,喝饱水就解了渴,水就起了满足生理需求的功效和作用。至 ...
喝饱水就解了渴,水就起了满足生理需求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与作用不一样,别并列.功效要考虑人的反应而作用不需要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2:26:34
ruoyan 发表于 2012-7-8 21:50
你对效用的理解与你极力反对的马克思的理解相近。马克思把物品的自然性能当作使用价值,你把这个性能对人体 ...
这就是你把满足意识放在效用之前的混乱思维。没有物满足人的需求这个效用,就没有人产生价值意识的条件。效用是物的内在属性,价值是人的内在属性,同时是赋予物身上的外在属性。人们通常称某物具有价值,实际是某物对人具有效用,被人打上价值的烙印而已。

马克思说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他是按人们的通常习惯称呼,这没有问题,实际是产品具有效用。他只是混淆效用和价值这两者属性的内外在关系,因而把这两者视为等同,把价值条件等同于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2:48:31
效用是物的内在属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omuid=3967---------

既然效用是"物的内在属性",就是说, 与主体人无关了? 照这个逻辑, 在一个无人的世界里,煤照样有效用,  所以历史上的效用价值论者会认为,无人世界也有价值存在. 思维真不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2:56:34
ruoyan 发表于 2012-7-8 22:24
喝饱水就解了渴,水就起了满足生理需求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与作用不一样,别并列.功效要考虑人的反应而作用不 ...
胡扯。作用是既包括之前的发力,又包括发力之后产生的验证结果表述。如果不涉及结果,只能称“发力”或“施加”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08:29:54
ruoyan 发表于 2012-7-8 22:48
效用是物的内在属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 ...
效用是物的属性,本质还是物,肯定与人无关。正如人不存在了,世界照样存在,物照样存在,效用照样存在。效用没有呈现三维存在形式,如同电、空气和磁场一样,同属世界本体。价值则不然,人不存在,人的意识就不存在,人的意识不存在,价值就不存在。这是唯物观点,除非你不认同,而持唯心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0:15:25
qf20089 发表于 2012-7-3 16:21
这叫穷尽一切可能性。。。
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5:19:02
he_zr 发表于 2012-7-9 08:29
效用是物的属性,本质还是物,肯定与人无关。正如人不存在了,世界照样存在,物照样存在,效用照样存在。 ...
如此,就清楚了,你是客观效用论者,所以,在你的理论中不可能有边际效用的概念。因为效用是与与人无关的。但注意你之效用非经济学史上的效用,注意与主观效用理论的区别,注意边际效用学派都是主观效用论者。继续你的研究吧。看你如何界定清楚“价值”,如何用你的价值解释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5:24:06
he_zr 发表于 2012-7-8 22:56
胡扯。作用是既包括之前的发力,又包括发力之后产生的验证结果表述。如果不涉及结果,只能称“发力”或“ ...
呵呵,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么?按你说法,岂不作用力包括了反作用力了?
你的客观效用论证明了我对你的识别都是对的,你自己继续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5:55:32
ruoyan 发表于 2012-7-9 15:19
如此,就清楚了,你是客观效用论者,所以,在你的理论中不可能有边际效用的概念。因为效用是与与人无关的 ...
效用的客观也好,主观也罢,划归哪类以及是否属于“经济学史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说明问题就行。另外,需求度和稀缺度这两度是人把握的主观意识,所以同样具备边际需求度和边际稀缺度,你继续划归去吧。价值和价格好解释得很,你开个新贴,我来为你捧场,到时一定给你满意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6:06:03
ruoyan 发表于 2012-7-9 15:24
呵呵,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么?按你说法,岂不作用力包括了反作用力了?
你的客观效用论证明了我 ...
又在混淆两个领域,给你举个例吧,省得你什么都搞不清。

车撞树,出现一个作用力和一个反作用力,同时出现两个结果。车发出作用力,导致树断的结果;树反作用力于车,导致车受损的结果。什么“作用力包括反作用力”,莫名其妙。

至于什么客观效用论证明你什么对的,更像是在说天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6:51:19
he_zr 发表于 2012-7-9 15:55
效用的客观也好,主观也罢,划归哪类以及是否属于“经济学史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说明问题就行 ...
效用概念是效用价值论的基础概念。你用你的效用界定你自己的价值,自我成文可以,但要交流,就要说清楚自己的定义与先人定义的区别,毕竟你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词。这点常识应该有吧。
别的不说,知道此效用非彼效用就行了。静看你怎样解释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7:46:33
总的看下来就让人有种很混乱的感觉。本文的原意我想应该是价值的来源“手段”更为贴切吧,而不是价值的评定。如果根据价值的来源这个题目来看,我的理解会更直观的理解为价值的评定标准。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来说,一件事物是否具有价值的评定标准无疑是人的劳动,这个无可厚非。而文章中所列出的其他项,更多的是体现价值的来源手段更为贴切,而如果是将下面的各项都作为价值的评定标准的话,我觉得,它只是人的劳动的一些分支而已,并且,如果从人的品质方面推敲,可以推出更多的结果,因而个人认为如果不能明确这两个差别的话,文章时显得混乱的,并不能明确达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7:54:58
ruoyan 发表于 2012-7-9 16:51
效用概念是效用价值论的基础概念。你用你的效用界定你自己的价值,自我成文可以,但要交流,就要说清楚自 ...
你仔细阅读一下,本人基本不使用“效用”的概念,而使用“有用性”、需求度和稀缺度,目的就是避免理解上的纷争,只是有人要用“效用”来类比,我才不得不加以说明。

你想了解价格,就挑重点说:

价格是交换者给商品标出的币值单位数量价目,或比喻“打分”的分数,具有量化和可操作性。价格跟价值一样,是人赋予商品的,均为商品的外在属性。价格可以量化,价值不能。价格的范围限于交换,价值的范围无限,人的认识到哪就到哪,只要事物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就形成价值意识。至于交换者是给商品标价,还是给商品的有用性(效用)标价,这实际是一种表达习惯不同而已,本质一样。有用性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本体属性一体,给商品标价实际上就等于给商品的有用性标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8:15:30
任泽众 发表于 2012-7-9 17:46
总的看下来就让人有种很混乱的感觉。本文的原意我想应该是价值的来源“手段”更为贴切吧,而不是价值的评定 ...
非也。价值的来源实际是论述价值形成的条件,不是对价值本身的评定。价值没什么好评定的,形成价值的条件才要评定和探讨。价值是人的生理心理获得满足而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

你似乎有个错觉,好像“文章时显得很乱”,其实这不是文章的乱,而是大千世界的乱。大千世界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形成价值的条件就从这些“乱象”中来,怎么怪文章呢?

马克思说“价值是劳动”,他只是从一个方面谈论价值,而本文是试图从方方面面谈论价值形成的条件,而不仅限于劳动。如果你认为本文是想论证马克思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一个内容,那就是误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8:29:24
我真的希望楼主采用

1、效用;2、需求;3、满足程度,满足程度=效用/需求  这样的概念提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8:5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20:05:17
yuanrenchao 发表于 2012-7-9 18:58
满足和价值怎么联系起来的?
物的有用性这个内在属性,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使人产生一种价值意识,并赋予物身上,给物带来物的外在属性。这时,物就具有了本身的内在属性(有用性)和被赋予的外在属性(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20:07:13
he_zr 发表于 2012-7-9 18:15
非也。价值的来源实际是论述价值形成的条件,不是对价值本身的评定。价值没什么好评定的,形成价值的条件 ...
诚然,可以认为“价值是人的生理心理获得满足而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因而使价值显得无法计量,但并不代表价值的本身是无需评定的。马克思的理论应与马克思哲学相衔接,而马克思哲学的唯物性是不可批驳的。更何况,在经济领域,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前提,是价格变化区间的前提。因而,一件事物,是否具有价值,虽然来源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判断,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价值标准都是相同的,价值本身也不因此人的认可而存在,彼人的不认可而消失。由此,对于价值本身的客观评定的标准的提出,对于客观认识事物的价值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至于,形成价值的条件当然也是需要评定和谈讨的,它与价值本身的评定二者就好比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他们是缺一不可的整体。至于可以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因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一个手段,我觉得确实也可以这么认为。只是,马克思的价值论,还可以理解成为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的价值量来决定的。因而,二者方法理解皆可。综上,我依旧觉得应该将价值本身的评定与价值的形成条件或是手段做出界别,否则,在二者皆可理解的劳动上,理解上会产生方向不明,而其一旦对劳动和价值的关系的理解产生偏差,下文继续读下去就会产生一种混乱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20:08:28
tsp8001 发表于 2012-7-9 18:29
我真的希望楼主采用

1、效用;2、需求;3、满足程度,满足程度=效用/需求  这样的概念提法
满足程度与需求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需求度多大,满足程度多大,两者成正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20:37:46
任泽众 发表于 2012-7-9 20:07
诚然,可以认为“价值是人的生理心理获得满足而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因而使价值显得无法计量,但并不代 ...
你的某些提法我觉得有问题。比如“使价值显得无法计量”,不是显得,而是根本不能。“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前提”,这是错误的,价值价格在形成上不存在谁是谁的前提,而是同时存在,都是由人产生的,各有各应用的领域,也有重叠。交换领域两者重叠,价格等于价值,交换以外只有价值,没有价格。另外,马克思没说“劳动创造价值”,而说“价值是劳动”。在他眼中,既然价值量要靠劳动时间来量化,这正说明了价值量自身是个根本无法量化的主观意识,只是一个概念量。你之所以认为价值本身要如何如何评定,似乎是源于你对价值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充分探讨。其实不用,只要把它限定在主观意识内,它的性质就简单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0 09:07:35
he_zr 发表于 2012-7-9 20:08
满足程度与需求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需求度多大,满足程度多大,两者成正比。
反比吧,
比如,你需要5个馒头,现在给你4个,那你的满足程度是80%,
         如果是你需要10个馒头,现在依然给4个,那你的满足程度只有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