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时候我决定本科毕业后继续读书,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出国还是考研,不过打好英语基础总是错不了的,于是就拉上同学一起去报了新东方的新概念三的学习班。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很正确的,因为同学后来准备雅思考试时说新三对她的帮助很大,我在复习考研英语的过程中也有同感,我们也都在考试中收获了让自己满意的分数。
我们很幸运地在新三班上遇到了李延隆老师。那时的李老师,头发还比较长,孩子还没出生,房子也还没买,他手里那本快散架的新概念三课本作为重要道具默默地向学生们透露出“我很牛”的信息。他混到学生中去参加GRE、TOEFL,每次都是超高分;他醉心佛学,说摆脱了自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终极价值,但是也跟我们侃婚姻生活。我非常喜欢他的课,有调节气氛的笑话,但不多,讲解够专业清晰,课件非常贴心,用各种符号和颜色避免可能的混淆,他把课件和课后题答案传到网上任由大家下载,还免费与大家分享朗文英英电子词典,教我们怎么安装。后来我还专门冲着他去报了一个新概念四的班。
以下是李延隆老师教导的,也有我在之后的学习中体会到的。
1.写。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更何况我们要应付的各种升学、出国考试的英语作文,本就不是原创的试验田。而要抄就要抄最地道的,还要知道怎么抄。李老师说“书不厌多,经典即行;书不厌厚,实用为上”。新概念三的课文是英语教育权威路易·亚历山大亲自编写的,编排科学,内容广博,文章结构严谨,故事情节清晰,论点论据妥帖,句式用词地道传神。这些优点是妇孺皆知的,但是新概念背诵大赛的冠军却不一定能写出很好的作文。因为灵活运用跟“抄”是不一样的。李老师在课堂上会一词一句一段地做剖析,让我们理性地认识到人家写的文章好在哪,教我们提炼句套子,让我们区分书面和口头用词,分析连词如何让文章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句式和修辞的变化如何让句子变美,教我们把脑袋里的中文表达转换成地道的英文表达。理解并学会文章的精彩之处,才是我们要做的,而不是背诵。
2.读。阅读是诸多英语考试的重头戏,可是我们背过很多单词后,可能依旧读不懂文章,这时就要加强长难句的训练。李老师强调对词语搭配要熟练,看到一个动词就要想到它可能搭配的介词是什么,然后到下面或者上面去找,找到了这个介词不仅能明确动词的含义,还能弄清句子的结构,非常有助于理解长难句。新概念里有很多长难句,多读多分析,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3.听说。李老师很重视发音准确,他说我们学英语,这是人家的语言,所以我们要“人云亦云”,不要想当然地去念。他教给我们很多发音地道的秘诀,如何处理重读、连读等细节,明白了这些,听力里那些似懂非懂的地方也容易处理了。比如city的第二个音节,不要发成“替”的音,而要浊化且连贯轻巧地发成“地”,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颇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他要我们跟读书中附带的MP3,先练听再练说,听就要精听,读就要跟读,不要想当然地去念,那样只会越来越糟。还让我们回去把朗文英英词典配的电子词典软件装到电脑上,那个上面有真人阅读例句,能帮助我们纠正发音。
4.方法。李老师是个非常勤奋的老师,他相信机械记忆与复习的力量。他常跟我们开玩笑说,谁说单词背不下来的,去念上它一千遍,让它变成机械记忆,都刻在脑子里了,想忘都忘不掉。他的PPT里会穿插着巨大的鼓掌声,有几次我昏昏欲睡的时候都被那声音吓得一个哆嗦就清醒了。他的方法看起来有点变态,不过却让大家觉得学习很有干劲。每节课,李老师都会提醒我们回去复习,因为课上的信息量非常大,常常没法当堂消化,当时觉得懂的东西,可能回去就又有疑惑了,而且如果没有复习巩固,下次上课的时候就忘得差不多了,等于花钱买了笔记。
当时学到的很多知识点,因为我没持续复习,可能已经忘了,但是我学到的一些学习方法一直都在帮助我。在这里发帖记录一下,与大家共勉。